直击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刘庆峰杨元庆周鸿祎等论剑大模型
作者头像
  • 原动力
  • 2024-06-21 00:00:00 3055

周鸿祎的时尚转身与人工智能的未来蓝图

在近日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知名企业家周鸿祎换上西装,打上领带,以全新的形象亮相,彰显了他对人工智能领域深邃思考的转变。他不再只是短视频中的鲜明存在,而是以更为正式的姿态,引领着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

周鸿祎坚信,随着大模型的崛起,人工智能已从泡沫化走向实体化,其强大的智能潜力将驱动人类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这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各个行业不会面临淘汰,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重塑。作为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大模型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预示着工业革命的再度兴起。

然而,对于追求“卷模型”、“卷算力”、“卷数据”直至创造“超级AI”的路线,周鸿祎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当前通用大模型虽具惊艳效果,能完成多种任务如诗歌创作、绘画、数学解答,但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行业深度不足、对具体业务理解有限的局限。他提出,国内发展人工智能应聚焦专业化道路,而非追求万能解决方案。

追赶与超越:刘庆峰与OpenAI的较量

科大讯飞的CEO刘庆峰将目光投向了追赶OpenAI的征程。他强调,国内通用人工智能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能力,这是衡量与美国对标的最关键因素。刘庆峰举例,通过大模型测试高考作文与数学题,讯飞星火表现出领先优势,显示了自主模型在专业领域的强大潜力。

杨元庆的AI硬件愿景与混合式人工智能

联想集团的CEO杨元庆则从硬件层面出发,探讨如何让云端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现实世界。他主张打造“混合式人工智能”,即结合公共智能与私域智能,实现广泛普及。杨元庆认为,通过开发人工智能个人终端设备,特别是AI PC,可有效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让人工智能技术触手可及。

天津的AI实践与产业落地

作为此次博览会的举办地,天津展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的最新成果。天津港通过5G、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效率提升显著。此外,基于大模型打造的天津港数字人“天天”展示了与用户的互动交流能力,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构建了智慧教育产品体系,覆盖“教学考评管”全流程,已在天津市学校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的智慧医疗产品覆盖了多个地区与机构,提供从辅助诊断到智能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成为智慧医疗的典范。

联想天津产业园的高效生产与能效优化,也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价值。这些实践案例共同描绘了天津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先锋的崭新面貌。

结语:应用场景中的智能融合

在这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讨论中,共识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应深入应用场景。周鸿祎和杨元庆均强调,大模型作为工具,应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探索“人工智能+”新场景,推动智能制造的智能化、绿色化变革,助力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天津的实践证明,通过产业落地与应用创新,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城市与行业,引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原动力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杨元庆周鸿论剑博览会模型智能产业世界刘庆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