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世界最长在建海底公路隧道项目,手持激光雷达灵光L2保驾护航
作者头像
  • 兰丽香
  • 2024-06-21 00:00:00 3108

引领海底通道建设新纪元: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的超级挑战与突破

一、世界级超级工程的挑战与成就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全长17.48公里,其中隧道部分长达14.37公里(海域段9.95公里),是全球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的工程,也是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项目之一。面对胶州湾多变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自东西两岸同步推进,最终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展现了极高的工程技术和施工精度。

创新技术与高效施工:灵光L2的卓越表现

面对水深达1万米的海底隧道,灵光L2手持扫描设备以其精准的测量能力和高效的作业流程,成为了施工中的关键工具。在水深达到1.1兆帕,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40辆小汽车重量的极端条件下,灵光L2不仅帮助浇筑了一道坚固的防水屏障,还确保了施工进度的紧凑与高效。其独特的机身实时建模功能,使得作业人员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即可快速构建隧道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了20毫米内的数据精确度,有效解决了传统测量设备在数据获取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

优化施工流程与提升工作效率

传统测量设备如全站仪、断面仪或架站式激光扫描仪,因频繁的换站、复杂的操作以及繁琐的数据处理流程,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的及时性和效率。相比之下,灵光L2手持扫描设备的出现,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加快了成果产出,使项目团队能够迅速规划下一步行动,确保了施工进程的顺畅与高效。

合作伙伴的评价与展望

合作伙伴高度认可灵光L2在隧道测量中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

  • 高效作业:手持式测量方式,实现1-2厘米精度的3D模型生成,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 快速成果:无需繁复的数据后处理,数据回收迅速,便于制定后续工作计划。
  • 成本优化:单人作业模式,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降低了内外业成本。

结语:技术创新与合作的力量

其域创新与合作伙伴携手,不断探索和应用先进的三维测量与数字化技术,旨在为更多超级工程提供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进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的成功案例,不仅是对技术创新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超级工程建设的一次重要启示,预示着更为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代的到来。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兰丽香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雷达保驾护航在建灵光助力手持隧道海底激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