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浪潮中,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这所致力于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数字化转型,旨在为师生提供更为卓越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作为学院装备与信息技术处的一员,我见证了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2023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启动了校园网络改造工程,以太彩光技术被引入,助力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数字校园。
网络瓶颈与挑战
校园网络,作为智慧校园的“主干道”,承载着全部业务与应用。然而,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化,这一“主干道”面临严重拥堵,其局限性日益显现:
- 带宽瓶颈:校园主干网络采用千兆设计,导致带宽利用率过高,难以满足高并发业务需求,常使师生感到网络连接缓慢,甚至出现频繁的网络中断现象。
- 弱电间拥挤:传统网络架构导致每层均设有弱电间,加之5G方案的引入,室分设备数量激增,弱电间空间紧张,设备密集堆放,尤其在高温季节,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 被动运维:学院仅有一名运维人员,缺乏专业的运维系统,导致只能被动等待故障报告,无法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
- 网络适应性差:网络架构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发展,房间内接口资源不足,只能通过增加交换机来扩展,同时重要业务场景需重新布线,网络架构亟待优化。
以太彩光:革新之路
面对上述挑战,我们团队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研究,探索如何让网络“主干道”更加畅通、安全、现代化。了解到同行院校采用光网络技术搭建全新校园网络后,我们最终选择了以太彩光网络解决方案,结合以太网技术和光纤介质,构建了一套高速、稳定、便捷且环保的校园网络。
改造策略与设计
- 教学场景:在教学楼部署多台无源透明汇聚设备,实现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光纤互联,教室/实训室内部署交换机,形成全校统一的全光网络,确保各类业务流畅运行。
- 办公场景:每栋办公楼配置无源透明汇聚设备,通过光纤连接至所有办公室,办公室内部署交换机,确保接入终端的灵活扩展,避免私接乱拉现象。
实施效果与展望
此次网络改造显著提升了学院的网络环境与工作效率,向着智慧校园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 用户体验升级:光纤入室,实现每个房间独享千兆带宽,有效改善了高并发时段的网络体验,尤其是无线网络的优化,使得师生享受到了更加稳定的网络服务。
- 运维效率提升:采用可视化管理,实现了对设备的集中监控与标准化命名,提前预防问题发生,提高了故障定位效率,减少了被动响应报修的情况。
- 教学与业务灵活性:网络升级增强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加快了镜像传输速度,为教学、考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网络架构的优化使得房间类型和用途调整更为灵活,确保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 成本效益:通过以太网协议,实现了对原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降低了改造成本。
此次改造工程不仅初见成效,还成为了《智慧园区以太全光网络建设技术规程》的典型案例。但我们深知,信息化建设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将继续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院的信息化水平,迎接智慧校园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