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AI”时代更需加码数字基座 我国半导体行业有哪些“主力军”
作者头像
  • 王恩慧
  • 2024-07-09 00:00:00 2555

欧盟支持下,欧洲半导体业迈向新时代

欧洲芯片政策与意大利投资

欧盟近期批准了意大利政府对意法半导体总计20亿欧元的补贴计划,旨在推动一项总投资50亿欧元的碳化硅微芯片制造工厂项目。此决定标志着《欧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自2023年9月生效以来,首个依据该法案获得国家补贴的欧洲半导体企业。此举彰显了欧洲在强化本土半导体产业、应对全球供应链挑战的决心。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集体行动

自2022年起,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入。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高达2800亿美元,鼓励本土芯片研发与制造;日本则修订《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聚焦半导体基础设施升级与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而韩国则宣布将投入26万亿韩元(折合1381.59亿元人民币),以支持半导体产业的综合发展计划。

中国半导体的持续崛起

在半导体领域快速追赶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国家产业基金“大基金”于5月底设立了第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预计可撬动超过1.5万亿元的新投资。这被视为中国政府持续扶持和引导半导体产业投资的关键举措。AI应用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对全球AI硬件需求激增的预测,进一步激发了各国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

从材料到制造的专业化部队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设计与制造领域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发展。在制造方面,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nm量产的晶圆厂,展示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先进水平,其在全球排名的跃升反映了中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在封装测试领域,长电科技作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封测厂商,其下游应用涵盖了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存储芯片等前沿领域。在存储芯片设计制造方面,本土企业如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正在逐步缩小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

华为、紫光与中国的产业集团军

中国半导体产业不仅有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专业化部队”,还有覆盖广泛、综合实力强劲的“集团军”。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其旗下的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海思在5G移动芯片、数据中心、AI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紫光集团则是另一家在集成电路行业拥有广泛覆盖的企业集团,旗下公司如紫光展锐、紫光同芯、紫光同创等在5G移动芯片、安全芯片、FPGA等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数字经济基座的构建与展望

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竞争,中国半导体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芯片到终端应用,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布局展现了其在数字经济基座建设中的重要角色。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中国本土企业不仅有望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也将为数字中国的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期待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能带来更多创新与惊喜,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王恩慧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基座主力军加码主权半导体哪些我国数字时代行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