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与超融合存储系统(HCI)市场的季度追踪报告,详细分析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动态,包括中国地区超融合存储技术的最新趋势、市场规模及其各主要供应商的份额。
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超融合存储市场总额超过了27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融合软件部分的市场占比超过10%,市场规模近3亿元人民币。
在超融合软件领域,志凌海纳(SmartX)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6.2%,占据了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此外,中国超融合软件市场的五大供应商及其所占份额分别为:SmartX(26.20%)、安超云(19%)、青云(10.9%)、超聚变(9.6%)和戴尔(6.2%)。
超融合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超融合集成系统仍然由硬件供应商主导;另一方面,超融合软件供应商借助“软硬件分离”的特性,推出了以纯软件形式为主的交付方式。
IDC的报告指出,软件交付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受到了如金融、电信等行业的欢迎。Gartner在其最新的《全球全栈超融合软件市场指南》中也强调了超融合软件的发展前景。Gartner认为,全栈超融合软件已逐渐成为超融合解决方案领域的主流趋势。随着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演进,供应商们在计算、存储与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不断深化软件研发与应用。大多数供应商采用订阅模式,使其软件能够在不同服务器硬件品牌上广泛销售。全球全栈超融合软件市场规模已突破十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华为、新华三等传统IT企业通常提供超融合一体机的交付方式,硬件适配范围相对有限。相比之下,专注于超融合技术的公司,如SmartX,凭借自主研发的软件和良好的硬件兼容性,能够提供多种交付形式供用户选择,并积累了丰富的VMware虚拟化、vSAN以及超融合整体替代的成功案例。
IDC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4%。
数据来源:
以上内容概要了IDC报告的核心发现,展现了中国超融合市场的主要趋势、供应商表现以及市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