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科技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IDC发布了一系列深度研究报告,包括《生成式AI与低代码:探索新一代开发模式》及《2024年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技术评估》。
IDC预测,至2027年,中国低代码/无代码软件市场的规模将激增至106.3亿人民币,这表明低代码产品正日益成为企业视野中的焦点,受到广泛认可和采纳。在综合集成能力、服务支持等多个关键维度上,IDC对11家主要低代码供应商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钉钉宜搭凭借其强大的AI融合及出色的技术性能,位居榜首,被赋予最高AI含量评级,且在六个关键领域获得了IDC的五星评价。
随着新应用场景、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愈发紧迫,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成为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生成式AI的兴起为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显著降低了应用开发门槛,提升了开发效率。
报告特别指出,AI Agent、智能界面设计、对话式应用构建、应用AI化改造以及智能数据分析等新兴场景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彻底改变低代码开发方式及应用实践,这意味着低代码平台供应商需对其产品交互方式乃至整体架构进行革新性的调整。
在深入分析中,IDC报告强调了钉钉宜搭作为当前集成AI能力最为深入的低代码解决方案的地位。借助通义千问大模型的赋能,钉钉宜搭低代码平台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或上传图片快速创建应用、办公门户及各类业务模板。例如,通过钉钉AI助手(AI Agent),老应用的活力得以激活,工作流程得以简化,如语音输入自动填充工单记录、分析商品类目占比、查看销售目标进度等。
报告还指出了钉钉宜搭在可视化开发、集成能力、易用性、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生态能力等方面展现出的卓越表现,得到了五星评级。宜搭提供丰富的表单页面搭建、个性化流程设计和可视化数据图表处理能力,同时,其开放连接功能不仅能够无缝对接钉钉的各类服务,如消息、工作通知、待办、酷应用等,还支持自定义连接器与第三方应用数据资源的互通,提供开放API供用户和生态伙伴使用,以此拓展应用的使用场景和频率。
数据显示,钉钉宜搭低代码解决方案已在制造业、能源、零售、建筑建材、医疗等关键行业和AI应用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成功服务于包括一汽集团、宁德时代、蒙牛集团、阳光电源、艾为电子、浙江大学、雅戈尔、上海三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内的众多标杆企业。
在构建繁荣生态的进程中,钉钉于2021年5月成立了国内首个低代码联盟,汇集了宜搭、奥哲、简道云、易鲸云等低代码厂商,开放自身能力以支持生态合作伙伴。作为钉钉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代码生态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截至今年1月,钉钉平台上的低代码应用数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值得一提的是,奥哲作为钉钉的生态伙伴,同样在IDC报告中获得了高度评价。
IDC认为,智能应用开发平台将成为低代码乃至开发技术的未来趋势,“人人都是开发者”将成为现实。尽管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数据安全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但生成式AI与低代码的结合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进展。低代码平台供应商应继续优化产品易用性,关注复杂业务场景的需求,并积极推动大模型技术在低代码领域的应用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