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在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上,周靖人分享了平台的最新进展。他提到,目前已有超过7万个模型在平台上托管,服务覆盖全球1600万开发者。现场观众对这些数据表示认可。
魔搭成立仅两年多,已经成为AI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由周靖人发起,专注于推动技术发展和社区建设。
周靖人表示,模型的能力没有限制。他指出,当前的技术变革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并且这种变化仍在持续。AI社区也将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成长。
魔搭一直坚持开放、中立和非营利的原则。这种立场被认为在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包括谷歌、英伟达、Midjourney、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些单位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当被问及为何不同平台的模型可以共存时,周靖人解释说,所有模型都由创作者自行上传,平台不进行干预。这一做法与国际开源社区类似,但魔搭的发展速度更快。
截至2025年6月,魔搭上的模型数量增长迅速,从最初的100多个增加到7万多个。贡献者来自超过500家机构,用户数量也大幅增加,覆盖多个国家。
“最优秀的模型在魔搭”已成为共识。许多重要成果,如DeepSeek系列、Step-Video视频生成模型等,都在这里首次发布。
魔搭不仅提供模型托管,还推出“模型即服务”模式,支持开发者从体验到部署的全过程。平台涵盖多种领域,提供大量工具和服务。
针对端侧模型需求,魔搭也在优化相关工具链。周靖人认为,端侧和云端各有优势,二者可以互补。为此,平台推出了适合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魔搭提供了免费算力支持,帮助企业测试和选择合适的模型。
通过汇聚先进的开源模型,魔搭让开发者能够快速获取最新技术。同时,也为模型提供了接触用户和生态的机会,促进应用的多样化发展。
周靖人表示,越来越多的团队选择魔搭作为发布开源技术的平台。这反映了社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开源已经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式。魔搭上70%的创新应用来自于开发者的二次创作。他们通过拼接模型、微调等方式实现新的功能。
为鼓励更多人参与,魔搭推出了激励计划,提供算力和训练资源。社区内部也形成了一种自我筛选机制,优秀模型自然会受到关注。
周靖人对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充满信心。他认为,模型能力的提升正在改变科研方式,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
魔搭正在构建跨学科工具链,并与多家机构合作,推动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回顾发展历程,魔搭在多个关键节点提前布局,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其独特的模式结合了工具链、社区和产业对接,有助于降低创新门槛。
周靖人强调,魔搭的目标是让AI更加普及。当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能够使用丰富的模型和工具时,创新的力量将变得更加广泛。
他期待更多行业的加入,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