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圆满落幕,大会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1》揭示了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报告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位居产业竞争力的第一梯队,而四川、安徽、湖南、辽宁、天津、福建、湖北则位于第二梯队。
天津的进展:
天津作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建设成果显著。通过打造188个应用场景,天津在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了技术落地。在城市治理层面,中心生态城构建了城市大脑,累积处理12亿条数据,成功入选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城市,贡献了“天津方案”。
天津已规划人工智能试验区十大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城市、自主算力、智慧港口、车联网等关键领域,旨在推广具有高水准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此外,为推动智能制造的深化发展,天津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总计支持1726个项目,投入财政资金52.1亿元,建成了丹佛斯、海尔5G工厂等102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了紫光云、中汽研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使6000多家企业上云。当前,天津的智能制造企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达20%,增加值比重接近30%,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立市”的关键动力。
区域竞争力变动情况:
2021年的评价结果显示,江苏、四川、安徽、湖南、福建、重庆、河南、江西、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排名有所上升;相反,山东、辽宁、陕西、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云南、甘肃、西藏自治区的排名则出现下降。
数据来源与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6大一级指标及10项二级指标,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创新能力、AI大学和非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力、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链接能力和政府响应能力。通过实际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报告共收集了2205家人工智能企业、3741个投资者、295所AI大学、123家非大学科研机构、444家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的数据,以及中国境内1708场会议的信息,统计了577项相关政策和1073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