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报告”(ID:youyisi_cn),由贾诗卉撰写,田纳西编辑。头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智能电视或许未曾料到,那些不再频繁观看电视的年轻人,会因为无法正常使用电视而引发广泛的讨论。同样令人意外的是,爱奇艺的“投屏限制”举措,竟然也成为了智能电视被公众关注的新焦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关于“智能电视难用”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屡屡引发热议。复杂的操作流程、层出不穷的付费项目使得智能电视在很多家庭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号显示器”。这一现象不仅映射出了电视销售市场的低迷——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和零售额双双下滑,降至近13年来的最低水平。
那么,年轻人真的放弃了电视吗?在当代家庭中,理想的电视应当具备何种功能与特性?本报告基于1545份问卷调查,聚焦于90后群体的电视使用习惯,揭示了电视观看模式的演变与需求的多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并未成为年轻人的“弃儿”。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约有八成仍然保持着看电视的习惯。其中,近半数人每周都会观看电视节目,超过两成的人每天都会收看。这表明,电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并未完全消退,尤其是在追求家庭氛围营造与个人娱乐放松的场景中。
在享受电视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的同时,用户也面临着诸多困扰。开机缓慢、广告冗长、系统界面混乱以及投屏权限限制等问题,成为阻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投屏功能的受限,使得用户不得不在电视与移动设备间反复切换,增加了使用的不便与成本。
在家庭环境中,电视不仅仅是观看节目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与伴侣共享的“小窝”,还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家庭时光,电视的存在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共同话题与情感交流的机会。同时,电视也成为个人放松与自我娱乐的重要途径,如通过电视进行线上课程学习、观看娱乐节目等。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时,对屏幕画质的需求显著提升,超越了价格因素,成为首要考虑指标。2022年的数据表明,MiniLED电视与8K分辨率电视的销量大幅增长,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更为震撼的视觉效果。此外,价格因素也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其中2000-4000元档位的电视最为受欢迎,接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这一区间的产品。
尺寸选择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大屏体验的追求。65英寸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入门级”选择,而75英寸电视的受欢迎程度也逐渐攀升,不少家庭借此实现了大屏观影的初步体验。对于追求极致视听体验的家庭而言,8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屏电视成为新宠,标志着“家庭影院”概念正逐步走入普通家庭。
在品牌选择方面,消费者对于电视品牌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仍显示出对性价比的重视。索尼凭借其卓越的屏幕技术和流畅的游戏体验,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小米作为互联网品牌的代表,以其强大的操作系统和丰富的内置资源赢得了市场青睐。传统国产电视品牌如海信、TCL等也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超越了部分国际品牌,展现了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方面的优势。
尽管电视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在不断变化,但其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并未动摇。未来,电视将从单一的媒体播放终端转变为多功能集成平台,包括投屏终端和智能播放终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电视品牌和内容供应商应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这一渠道,以满足当代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消除“爹味儿”,提升用户体验,将是关键所在。
电视,作为一种承载着家庭记忆与情感连接的媒介,其功能与价值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面对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与技术的快速迭代,智能电视与内容提供商需携手合作,不断创新与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高质量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