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分析】近期,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美国记忆体巨擘美光科技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启动全面安全性评估。此消息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新闻机构解读此举措为对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反制行动。不过,4月2日受访的多位专家指出,此次审查更多基于对潜在安全风险的考量。
3月31日,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正式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决定对美光在华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审查。美光随即回应,正与相关部门沟通,承诺全力配合审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首次针对美国半导体企业采取此类监管措施。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不仅是对美光近期在美国政府推动下,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制裁的回应,也反映出中国在科技供应链管理上的进一步强化。
分析人士指出,美光遭到审查,很大程度上与其在中美贸易战期间的立场有关。此前,美国政府曾将中国福建的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纳入制裁名单,导致其运营中断,而美光正是这场事件的幕后推手之一。
此外,美光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生产商,其在中国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2022财年,美光在中国大陆的营收达到33.11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10.76%。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持续施压,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如长江存储等的崛起,美光在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显著下降,供应链自主性大幅提升。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表示,此次审查旨在确保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发的网络安全风险。他认为,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可能涉及数据操纵、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以验证其是否符合中国的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中国对美光实施的安全性审查,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科技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坚定立场,也体现了对本土市场安全性的高度关注。未来,中国可能继续加强与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这一关键领域,以期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