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2023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赵光明研究员发表了关于“促进自动驾驶车辆安全上路”的主题演讲。赵光明指出,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设计阶段存在对交通法规理解不足的问题。
演讲摘要:
在大会上,赵光明提出,目前的自动驾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未能充分理解和吸收交通法规的核心要义。举例来说,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阶段常出现逆向行驶、违规压线、强行插入车道(加塞)以及发生事故后逃避责任等情况。赵光明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负责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人才多为技术人员,他们对交通规则的解读可能存在偏差,因为这些人中不乏缺乏驾驶经验者。
问题剖析:
此外,赵光明还指出了自动驾驶车辆在封闭场地测试时面临的挑战,即在测试过程中,自动驾驶车辆往往未接受全面的交通规则训练,且缺少对执行规则效果的量化评估。这表明,现有测试环境未能充分模拟真实世界的复杂交通场景,导致车辆在实际道路上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与展望: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赵光明建议,应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等手段,将交通法规融入自动驾驶车辆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构建封闭场地测试环境,确保车辆能全面掌握并执行交通规则。最终目标是推动自动驾驶车辆与传统车辆在同一规则框架下运行,实现“人车同规”,以提升整体交通安全水平。
行业趋势与标准建设:
据先前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去年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旨在构建支撑自动驾驶功能的标准体系。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建立一套覆盖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标准体系;到2030年,形成一套能够支持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协同发展的全面标准体系。这些举措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