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市场焦点从AI转向了减速器,这成为投资界的热门话题。一名券商投资顾问向《第一财经》透露,这一转变反映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人形机器人作为前沿科技产品,不仅在硬件层面实现了创新,而且AI技术的应用为产品赋予了“人”的智能特质,这一领域正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转折点:
2023年的市场动态表明,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上半年,AI概念引领市场热潮;而下半年之后,投资者的目光转向了减速器,这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之一。ChatGPT的兴起和人形机器人新品的持续推出,共同构成了资本市场的两大关注热点,这一热度至今未减。
产业链剖析:
人形机器人技术链路复杂,涵盖机械硬件与智能系统。据业内专家分析,其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执行系统、感知系统及其他硬件组件,如芯片、电池等。执行系统负责解决旋转和抓取问题,而减速器则类似于“肌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运动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力矩传感器则是实现人形机器人力控的关键部件。产业链上的主要企业包括减速器制造商(如双环传动、绿的谐波)、滚珠丝杆供应商(如贝斯特、恒立液压)、运动控制系统提供商(如禾川科技、华中数控)以及传感器与轴承制造商等。
市场动态与股价波动:
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热,相关产业链的股票表现异常活跃。2023年10月底以来,多只涉及人形机器人的股票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其中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丰立智能等企业的股价分别上涨了40%以上。新时达、泰禾智能、思进智能等概念股也持续引发涨停潮,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聚焦关键环节与市场前景:
尽管人形机器人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高昂和技术瓶颈,但市场对其未来的广阔前景抱有乐观态度。据分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存在高度重合性,且智能电动车与人形机器人均属于“具身智能”范畴。特斯拉的成功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借鉴,许多汽车厂商亦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潜力。
产业链布局加速:
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不断升温,产业链内的企业纷纷加快布局步伐。例如,优必选成为中国首个人形机器人上市企业,而众多创业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资金支持,以加速产品研发。上市企业则通过投资设立新公司或扩大产能的方式,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形机器人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控制运动的“小脑”以及决定智能化程度的AI“大脑”将实现融合研发,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市场预测与展望: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可能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然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市场仍处于研发初期,需要等待大规模商业化带来的市场爆发。对于供应链厂商而言,获取更多订单还需依赖于量产的推进、成本的优化以及销量的增长。
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挑战。随着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这一新兴领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展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