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介绍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概率模型,用来描述在有限个可能结果中,各个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的情况。通过理解古典概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古典概型
如果一个实验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为古典概型:
- 实验的结果是有限的。
- 各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假设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用w1,w2,...,wn表示,那么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即为样本空间。每个结果被称为基本事件,并且它们彼此互斥。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所有基本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每个基本事件wi发生的概率为p(wi)=1/n。
古典概型的应用
在古典概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计算某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只需要计算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然后除以总的基本事件数量即可。
古典概型的例子
在处理古典概型的问题时,关键在于确定总的基本事件数量和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子一:掷骰子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设A表示结果为“四点或五点”,B表示结果为“偶数点”,求P(A)和P(B)。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6({1,2,3,4,5,6})。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2({4,5}),所以P(A)=2/6=1/3。
- 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2,4,6}),所以P(B)=3/6=1/2。
例子二:取球问题
一个袋子中有5个球,其中3个是白球,2个是黄球。取球的概率相等。
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A={取到白球},求P(A)。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5({白,白,白,黄,黄})。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白,白,白}),所以P(A)=3/5。
从袋中不放回取两个球,记B={两个都是白球},求P(B)。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20(第一次有5种取法,第二次有4种取法)。
- 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6(第一次取白球有3种取法,第二次取白球有2种取法),所以P(B)=6/20=3/10。
例子三:小球放盒子问题
n个球随机放入N个盒子中(N≥n),每个盒子最多放一个球。求每个盒子中至少有一个球的概率。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N^n。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N(N-1)...(N-n+1),所以P(A)=N(N-1)...(N-n+1)/N^n。
例子四:生日问题
在一个群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有多大?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65^n。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65^n - 365364...*(365-n+1),所以P(A)=1-P(B),其中P(B)表示所有人都有不同生日。
例子五:麻将问题
一副去掉花牌的标准麻将牌共有136张。求庄家起手抓14张牌却没有“将”的概率。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C(136,14)。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C(34,14)4^14,所以P(A)=C(34,14)4^14/C(136,14)。
例子六:分组问题
将n个小球分成k组,每组分别有n1,n2,...,nk个球,求不同的分组方法数。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n!/(n1!n2!...*nk!)。
例子七:乒乓球分装问题
有15只乒乓球,其中12只是白色,3只是黄色。将它们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求A={每盒中恰有一只黄球}和B={3只黄球都在同一盒中}的概率。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15!/(5!5!5!)。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12!/(4!4!4!),所以P(A)=3!12!/(4!4!4!)/15!/(5!5!5!)。
- 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12!/(2!5!5!),所以P(B)=312!/(2!5!5!)/15!/(5!5!5!)。
例子八:抽次品问题
N件产品中有K件次品,N-K件正品。每次从N件中任意抽取一件,检查后放回,共抽n次。求事件A={所抽到的n件产品中恰有k件是次品}的概率。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N^n。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C(n,k)K^k(N-K)^(n-k),所以P(A)=C(n,k)K^k(N-K)^(n-k)/N^n。
例子九:三极管抽取问题
有6只三极管,其中4只是甲类,2只是乙类。按两种方式抽取两只三极管。
- 每次抽取后放回。
- 每次抽取后不放回。
求A={抽到两只甲类三极管},B={抽到两只同类三极管},C={至少抽到一只甲类三极管},D={抽到两只不同类三极管}的概率。
放回抽取: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6(6*6)。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16(4*4),所以P(A)=16/36=4/9。
- 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5(16+4),所以P(B)=5/9。
- 事件C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2(1-4/36),所以P(C)=8/9。
- 事件D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4(1-5/9),所以P(D)=4/9。
不放回抽取:
- 总的基本事件数量为30(6*5)。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12(4*3),所以P(A)=2/5。
- 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7(12+5),所以P(B)=7/15。
- 事件C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28(1-2/30),所以P(C)=14/15。
- 事件D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量为8(1-7/15),所以P(D)=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