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些学生收到了一条短信,他们的饭卡里突然多了720元。原来,这是学校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而采取的一种“隐形资助”措施。
该校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卡通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每月在食堂就餐超过60次且日均消费不足8元的学生,给予每学期720元的餐费补贴。这种资助方式不仅能够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还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相较于传统资助方式,这种方法更加人性化和高效。传统方式要求申请资助的学生提交各种证明材料,流程繁琐且可能产生造假行为。相比之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消费数据,能够更精确地识别贫困学生,实现公平资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广泛好评。事实上,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采用类似的“隐形资助”方式,如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通过分析学生的消费数据,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这种方式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资助体系。
目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智能资助的技术已经成熟,一些高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其他高校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让学生们更体面、更公平地享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