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虫业务整肃 断臂后的大数据公司去哪
作者头像
  • MacTalk
  • 2020-04-13 13:53:11 0

众所周知,当下大数据行业的形势十分严峻。最近,央视一则关于“揭秘套路贷背后的罪恶利益链”的调查报道,曝光了上海和杭州两家大数据公司非法爬取数据为套路贷提供服务,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大数据行业的担忧。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受到严格监管的影响,多家大数据公司,包括同盾科技,纷纷停止了爬虫业务。此外,一些合作企业也因监管要求暂停了与相关大数据公司的爬虫业务合作。

业内普遍关注的是,面对舆论压力和业务整顿,大数据公司如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央视曝光

大数据公司卷入套路贷风波

近日,央视的调查报道揭示了两家大数据公司通过非法手段获利超过10亿元的情况。据警方透露,上海一家大数据公司自2016年7月以来,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1亿多元;而杭州的一家公司则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为互联网放贷机构提供风险评估服务,非法获利9亿多元。

记者注意到,报道中提到的上海大数据公司聚信立和杭州大数据公司同盾科技都在报道中被提及。报道指出,这些公司通常以大数据风控或征信的名义提供服务,主要通过强制借款人授权,利用爬虫技术在数百个网站非法爬取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验证、通话记录、电商数据、公积金、社保信息、学历信息、外卖记录、法院信息等,并将其整理成详细的报告,提供给套路贷犯罪团伙作为放贷和催收的依据,使得这些团伙能够精准地针对受害者。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同盾科技是一家知名的智能风险管理平台,为互联网金融、电商、O2O、银行、保险等行业提供全面的风险控制解决方案,服务客户超过1万家。知情人士透露,近年来,同盾科技的主要客户来自互金行业,主要通过提供数据、风控系统和建模服务等方式进行合作,盈利模式包括收取数据费用、系统模型费用以及部分模型收益分成等。

对于央视曝光的内容、公司业务及客户占比情况,记者曾尝试联系同盾科技,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做出回应。

整理压顶

多家公司断臂求生

同盾科技子公司爬虫业务负责人被查一事,仅仅是大数据行业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大数据风控行业就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例如,立木征信法人及大部分员工被警方带走;魔蝎科技、新颜科技两家大数据风控服务商的相关人员也因涉嫌利用爬虫技术侵犯个人隐私被警方调查;公信宝公司办公地点被查封;天翼征信公司多位高管及员工也被警方调查。

记者分别联系了上述公司,但大多数都未能获得有效回应。其中,立木征信公司已被注销,魔蝎科技官网显示因网站更换等原因无法正常访问,公信宝官网虽正常但电话无人接听,新颜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对事件进展不了解,天翼征信公司工作人员也未作进一步回应。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大数据风控行业如履薄冰。包括聚信立、杭州有盾、天机数据等公司纷纷暂停了爬虫服务。同盾科技也多次声明,自2018年起逐步调整业务,目前已完全停止相关服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爬虫业务是许多大数据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停止该业务可能会对公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产业教授刘峰直言,若大数据公司停止爬虫业务,会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失去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减弱,合作伙伴也可能减少合作甚至终止合作。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停掉爬虫业务将对同盾科技等公司的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金融机构需要数据及相关系统层面的合作。如果没有数据,金融机构的合作意愿将会显著下降。不过,他也指出,数据只是同盾科技的一部分收入来源,公司还拥有大量的本地化或云端部署的决策平台和在线贷款管理系统,这些业务不涉及数据,因此公司运营是否受到严重影响尚不确定。

爬虫业务对同盾科技的具体贡献有多大?停止爬虫业务又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曾就此问题向同盾科技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监管穿透

技术驱动是出路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波大数据行业整顿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非法获取数据和利用数据非法牟利。当前,监管已经明确划定了金融行业大数据风控公司的红线,只要未经允许非法获取、传输个人隐私数据、参与套路贷及非法催收等环节,将受到严厉处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徐伟栋认为,这一轮整顿对大数据行业来说是一场灾难,尽管起因是打击套路贷,但由此暴露出大数据行业在数据非法存储、使用和转移(并因此获利)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大数据行业整顿反映出金融科技监管已经落到实处。未来,数据获取和使用的合法性将受到穿透式管理。他进一步预测,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服务将需要持牌经营,金融科技产品也将需要通过认证。同时,行业需要加强与持牌机构的合作,积极配合监管整顿。

正是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包括同盾科技在内的多家大数据风控公司不得不踩下急刹车,一方面停止数据爬虫业务,另一方面则加大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然而,在舆论压力和业务整顿的双重压力下,大数据公司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下半场求得生存?

对此,一位资深人士建议,大数据风控公司应该将数据驱动的运营转向技术驱动的运营。通过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物联网传感数据分析等深度学习技术探索,成为技术供应商是一条可行之路。

刘峰则指出,从这次整顿来看,行业一方面需要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也需要推动业务改革升级,通过综合服务和更高的附加值提升大数据服务的利润率。他进一步指出,能够在这轮整顿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从而受益。

徐伟栋同样认为,目前从业者正在逐步合规化,暂时不宜再进行大规模的业务扩展,应顺应监管政策调整战略。此外,资本市场对大数据公司商业模式的认知和估值模型也需要相应改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MacTalk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整肃爬虫断臂业务数据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