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有近46万家企业倒闭,实际陷入困境的企业可能更多。高额税收、高昂租金、人工成本、办公费用、保险等多重因素导致企业难以维持经营。特别是那些经营基础较为脆弱的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运营造成了巨大冲击。《南华早报》4月6日援引“天眼查”的数据称,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有超过46万家企业倒闭。
国内企业倒闭不仅影响自身,还波及整个经济环境。例如,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在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汉堡王首席执行官米歇尔·亚历山大在致员工的信中提到,公司正面临巨大的财务挑战。尽管申请了政府的工资补贴,但隔离期间几乎没有销售收入,公司缺乏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和支付租金。
此外,2020年美国倒闭的第二家银行是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埃里克森的埃里克森州立银行。同一时期,特朗普家族企业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和关闭门店。据报道,特朗普家族关闭了17家酒店,并减少了其他酒店的服务人员。
企业倒闭还引发了连锁反应,特别是出口行业。据估计,出口相关行业的失业人数已达约6000万,若出口下降30%,可能会造成1800万人失业。疫情爆发以来,所有行业的失业风险人数可能已超过1亿。
除此之外,疫情还引发了类似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倾倒牛奶”现象。据美国媒体报道,3月31日早晨,美国金E乳业接到通知,每天需倒掉2.5万加仑的新鲜牛奶。威斯康星州的一些农场也开始将牛奶倒入废水湖,每天倒掉的牛奶总量达22万磅。由于食品服务关闭,没有市场销路,大量牛奶只能被浪费。
在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导致企业破产数量增加,其中住宿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而在广东东莞这样的制造业重镇,企业倒闭和店铺关闭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员工因为公司资金紧张而被裁员,经济压力巨大。
疫情期间,复工等于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位白领在复工第一天被告知遭到解雇,原因是公司缺乏资金。另一位餐厅经理因餐厅关闭而失业,公司无法正常运营,员工既没有收入,还要承担房租和家庭开支的压力。
这些情况反映了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广泛影响,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经济能够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