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主营大数据业务比例不到两成的企业,却自称为大数据公司,并计划通过科创板上市,这种尝试能否成功?4月30日,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辰资讯”)即将接受上市审核。然而,其大数据业务占比偏低的问题曾两次引发上市委的质疑。
据时代商学院的研究,慧辰资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应收账款增速远超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及研发人员占比也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慧辰资讯成立于2008年11月14日,主要服务于商业客户和政府机构,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分析、行业分析、消费者分析及解决方案。其业务范围涵盖数据服务和管理咨询。公司法定代表人赵龙,通过良知正德、聚行知、承合一三家公司间接持有慧辰资讯36.9%的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拥有11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参股子公司,主营业务均为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服务。
慧辰资讯的应收账款问题尤为突出。从2017年至2019年,应收账款占比逐年上升,至2019年已超过50%,且增幅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具体来看,2017年到2019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9亿元、1.7亿元和2.02亿元,增速分别为30.76%、42.21%和18.77%;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3%、47.15%和52.54%。
慧辰资讯的科创属性也受到质疑。科创板通常要求较高的研发投入,而慧辰资讯的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由于研发投入集中于核心研发人员且无需大量硬件设施,研发成果应用率高,因此整体费用率较低。
4月23日,时代商学院针对研发投入、核心竞争力及研发人员流失等问题向慧辰资讯发函询问,但未收到回复。
本网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有违反,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联系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