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法者“无事不扰”——广东佛山以大数据监管减少涉企反复检查
作者头像
  • 马莫回聊科技
  • 2020-08-12 11:13:26 6

对违法者“无事不扰”——佛山利用大数据监管减少涉企反复检查

佛山近年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通过搭建统一的监管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预测市场主体风险,大幅减少了实地检查的频率,提高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率。

精准监管潜在违法违规者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发现,在郊区和平路11号建华厂内32栋二层,短时间内注册了14家商贸公司。系统自动判断这批公司存在运营风险,并发出预警。经实地核查,这些公司均处于异常运营状态,被列为经营异常企业,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公示。

“这14家公司很可能为空壳公司,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该局信用风险监管科科长蒋丹表示,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发现这些隐藏在大量市场主体中的问题公司。如今,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可以快速识别这些风险。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叶奕茂指出,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佛山市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35万户增至今年8月的88万户。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主体,有限的监管力量只能通过大数据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通过打造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佛山市以用工人数、纳税情况、注册资本等因素为切入点,识别出2.9万户高风险企业,并将其纳入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半天内就能完成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监管效率。

对违法者“无事不扰”

基层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表示,传统的大规模检查方式浪费了大量资源,对大多数合规企业来说并不必要。传统监管方式还容易引发形式主义,耗费行政资源的同时干扰了合法企业的正常运营。

“以前,一个上午最多检查3户企业,感觉一直在跑,但总也检查不完。”市场监管人员王鹏说。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李明骥指出,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实现对所有企业的全面检查,而且即使检查后,风险点仍然可能存在。由于人手不足,一些市场监管人员需要对上千家企业进行检查,难以完成精准监管。

现在,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将约20%的高风险或隐患企业筛选出来,再通过人工手段进行重点监管,大大增强了抽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显著提高了监管效率。

“传统监管方式的风险发现率不高,对于反复检查的违法企业也不公平。”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焦洁表示,“‘人工智能+双随机’监管模式提高了公平性,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干扰,对高风险企业则增加检查频率。”

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

佛山市通过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了一套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系统。截至今年8月,该系统已汇集90多个部门的涉企数据1.4亿条,并按“一户一档”原则归集到88万户市场主体名下。

佛山市目前有1661项双随机抽查事项。2019年全年,全市共完成1139个双随机抽查计划,检查近5万户市场主体,其中跨部门双随机计划占比超过10%,实现了“一次进门,多项检查”,最大限度减轻了企业负担。

“对违法者‘无事不扰’,是对市场主体的最大保护。”叶奕茂表示,今年3月以来,佛山市市场主体正在迅速复苏。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45万户,现有市场主体87.5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4.8%。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马莫回聊科技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涉企违法者无事佛山广东监管反复减少检查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