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的第三方数据(1):运营商数据
作者头像
  • 数智
  • 2020-09-04 10:49:34 0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大数据领域中一些第三方数据的现状。最近,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与运营商相关的数据服务。今天,我们将简要介绍一种以运营商大数据为基础的典型营销服务。

运营商大数据的原理在于,所有联网设备都需要连接到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因此可以在其一侧监测用户的网络活动。这些行为记录构成了运营商大数据的基础,从中可以提取出许多有价值的用户画像。然而,随着HTTPS等加密协议的广泛应用,运营商能够获取的明文数据越来越少,例如运营商只能知道用户访问了某个网站,但无法了解具体访问的内容。

当前,这类大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访问过特定网站或应用程序的人群;2)搜索过特定关键词的人群;3)拨打或接听过特定电话的人群。尽管这些数据包含了真实的用户行为,但由于数据来源的敏感性,其应用范围和法律风险都在逐渐增加。

回顾过去,我们曾在2014年与运营商合作,当时正处于PC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提供了基于ADSL设备的网络访问日志。我们通过编写代码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其上传至运营商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以IP为中心生成模型结果,进而实现程序化广告的精准投放。然而,这种做法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大部分IP地址是动态的,难以定位到具体的人或家庭;二是通过IP地址进行广告投放的效果较差,导致成本效益不高。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大数据的重点转向了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移动设备与个人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大多数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直接联系到用户。因此,运营商移动大数据的价值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直接的数据交易已经变得不可行。为了避免法律风险,现在的服务通常提供一个外呼平台,通过加密电话的方式让广告主能够在不直接获取电话号码的情况下与潜在客户沟通。具体流程包括:1)广告主提交目标人群的需求;2)运营商对需求进行审核;3)审核通过后,运营商根据需求进行建模并将结果上传到外呼平台;4)广告主通过外呼平台逐一进行电话沟通,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实际客户。

这种以运营商大数据为基础的营销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较为原始且具有一定争议的推广手段,尤其是在数据授权和强制外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灰色地带。此外,这种方式更适合那些需要高度依赖销售线索的行业,如家装房产、医疗美容、招商加盟等。广告主在尝试这种方法时应仔细考虑其业务是否适合这种强力推销方式,并尽量避免法律风险。同时,由于数据成本较高,广告主应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平台(CDP),以便全程管理和跟踪线索数据,从而提高转化率,降低有效线索的成本。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数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数据运营商第三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