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双11”刚刚结束,第二波“双11”即将来临。不少消费者已经准备再次购物,但在清空购物车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大数据“杀熟”的风险。最近,一位女士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近日,北京的韩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同一件商品时,用不同手机付款却得到了不同的价格,疑似遭遇了大数据“杀熟”。
她发现,购买同一商品时,自己使用了注册12年、经常使用且累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价格竟然比注册仅5年多、很少使用且累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还要贵25元。
韩女士对此感到疑惑,询问客服后得知,系统会根据账户信息发放优惠券,不是每个账号都能收到。此外,客服还表示,新用户系统会自动发放优惠券。
所谓大数据“杀熟”,就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高很多。2018年12月20日,大数据“杀熟”入选当年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近年来,这种现象频繁出现,但由于其复杂性和隐蔽性,消费者在发现自己被大数据“杀熟”后,维权举证确实存在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