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雨:加弱小数据和人工智能范畴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
作者头像
  • 飞机之家
  • 2021-04-28 11:36:22 5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加强这两个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这不仅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

申长雨强调,对于大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在于平衡保护与利用、安全与隐私的关系,确保数据资源能合理进入市场,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

谈及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保护,他表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及发明能否产生新的知识产权及其归属问题。为此,相关部门正在广泛征求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意见,研究相关制度,并在规划文件中体现这些成果。

申长雨透露,2020年,中国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显著提升。全年授权发明专利超过5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远超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此外,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9万件,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商标注册数量为576.1万件,国内申请人提交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为7553件。作品登记量为331.6万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172.3万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量为76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量为6件,使用地理标志公用标志的企业数量为1052家。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量为2549件,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量为441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全球第14位,相比2015年提升了15位。

与此同时,中国的知识产权应用效益显著提升。据统计,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全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达到7.3万亿元,占比为7.39%。2020年,全球领先品牌的5000强中,中国品牌占据408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中国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总额为2180亿元,同比增长43.9%。使用地理标志公用标志的企业总产值总计6398亿元,有力支持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签约量为18.6万项,成交额突破1.1万亿元。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为463.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8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飞机之家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势在必行人工智能弱小范畴知识产权保护数据申长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