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5月12日电(侯砚)为全面了解全市疫苗接种情况,合理分配疫苗资源,天津市委网信办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在市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加快推进天津市疫苗接种态势分析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全市疫苗接种工作。
平台于4月中旬启动建设,目前已初步完成可视化开发,可以清晰展示全市各区及各行业的疫苗接种进展,感知疫苗接种的需求和工作动态,助力全市疫苗接种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动态协调,为天津市尽快建立全市新冠病毒免疫屏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整合多方数据
专项工作组迅速启动了从市级到区级的数据收集和汇总工作,与16个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统计局等部门合作,收集了全市各区、各行业、各企业的人员摸排数据,以及疫苗接种和管理的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质量检查和校验,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基础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为全市疫苗接种工作的系统性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灵活调配疫苗资源
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算法模型,对多维度、海量、动态的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和分析,通过可视化大屏展示各区、各行业人员摸排和接种的每日进展,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全市疫苗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各区、各行业的接种进展,重点关注和推动进度较慢的地区和行业,从而实现疫苗接种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预测接种趋势
截至4月25日24时,天津市已有40%的人口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首剂接种,进度超出预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建立全市新冠病毒免疫屏障的目标,平台仅用一天时间就快速调整了算法模型,重点监测第二剂接种的情况,为新阶段的工作部署提供及时的数据分析支持。根据平台的最新数据,目前全市已有超过625万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近期的重点是推进第二剂疫苗的接种。
此外,平台还与天津“健康码”进行了对接。在津心办APP、津心办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中,市民在亮码页面可以看到疫苗接种状态信息,及时提醒疫苗接种进度。完成疫苗接种的市民在亮码时会显示一个特殊的“津盾”图标,增强了市民的满意度。
未来,平台将继续挖掘大数据潜力,优化疫苗资源的供需调配,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和精准,助力天津市早日建立起免疫屏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