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小心了:深圳最高罚款5000万 京沪立法在路上
作者头像
  • 佑亿精密
  • 2021-06-24 14:58:54 4

深圳率先推动数据立法,打击大数据“杀熟”

深圳市政府近期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该条例重点关注了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若情节严重,罚款金额可达5000万元或上一年度营业额的5%。

深圳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先河,成为首个推出全面数据立法的城市。除了深圳,北京和上海也在稳步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最高罚款额度达5000万元

大数据“杀熟”现象是指平台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能力,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深圳此次立法明确禁止这种做法,并设定了严格的处罚标准。如果企业违规,将面临高额罚款,并可能被暂停或撤销相关经营许可。

《条例(征求意见稿)》不仅针对大数据“杀熟”,还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数据权益的规定。例如,它要求企业在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只收集实现处理目的所需的最少信息。

此外,该条例还强调了用户撤回同意的权利,规定数据处理者必须提供便捷的撤回渠道,不得设置不合理障碍。

数据立法成为趋势

当前,我国大数据产业链虽已相当成熟,但个人数据保护机制仍需完善。大数据“杀熟”等现象频发,促使各地加快数据立法步伐。上海和北京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力求在数据确权和数据交易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上海数据立法草案已经初步成型,预计将于今年9月提交市人大审议。北京方面,中国政法大学已中标“北京市数据立法研究论证支撑服务项目”,标志着北京数据立法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深圳的《条例(征求意见稿)》作为地方性法规,不仅涵盖数据权益保护,还与反垄断法规相衔接。反垄断法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相同条件的交易对象实施价格歧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原则。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实际上掌握了大量数据,需要明确各方数据权益,并合理利用数据价值,保障各交易主体的利益。

综上所述,深圳的《条例(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数据权益保护的空白,为未来促进数据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佑亿精密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京沪深圳罚款立法路上小心最高数据50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