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育数据表明,2021年出生人口降幅再次超出预期,拉响人口警报
作者头像
  • 资讯人大老客
  • 2021-09-08 14:42:05 4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这是一件大好事。而在2021年5月31日,我国进一步放宽了生育限制,宣布实施三孩政策,使好事变得更加美好。同年8月,三孩政策正式纳入法律框架,不仅延续了之前的利好措施,还带来了额外的惊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旨在减轻家庭在生育、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的负担。部分城市甚至推出了现金补贴政策,比如四川攀枝花市,每月补贴500元,连续补贴三年。

如此高效且频繁地推动生育政策,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生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生育率下降的紧迫性。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原计划到2030年保持总和生育率为1.8,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与美国(2.0左右)和欧洲(1.6左右)相比差距较大。与维持人口总量平衡所需的2.1总和生育率相比,当前数据减少了约52%。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人口总数的减少将不可避免。换句话说,我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

三孩政策推出后,究竟有多少人愿意生育第三个孩子呢?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的是,仅有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育三个或以上的孩子,而接近一半的受访者甚至不愿再要第二个孩子。

具体数据显示: - 49.3%的受访者希望生育一个孩子; - 36.6%希望生育两个孩子; - 2.7%希望生育三个或以上的孩子; - 11.4%则明确表示不想生育孩子。

很明显,生育观念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调查结果看,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 时间和精力不足:62.8%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家庭成员不够,养育孩子耗费大量精力。 2. 经济压力大:55.9%的受访者表示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生育更多孩子。 3. 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需求:25.9%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需求还需完善。 4. 生活质量受影响:41.6%的受访者担心生育会影响生活质量。 5. 教育成本高:80.9%的受访者认为教育费用是主要负担,其次是14.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费用和请人照料费用较高,另外4.7%认为是医疗费用及其他。

这些数据来自上海,其他城市的状况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总体而言,少生和优生的观念仍在持续影响出生人口数量。根据公开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同比下降17%,超出预期。其中,河南省上半年出生人数为41.1万人,同比降幅达17.9%;三线以下城市降幅更为显著,例如山东鱼台县下降30.49%,江苏如东县下降35.23%,江西瑞昌市下降35.34%,江苏淮安市洪泽区下降61.11%,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下降33.86%,安徽砀山县下降32.56%。基于此估算,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或将达到约921万,比去年减少约24%。

这意味着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正在加速。许多人可能仍持有旧有的人口过剩观念,但事实上,人口负增长将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数量、结构和素质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梁建章博士则认为,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将成为中美长期竞争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鼓励生育应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普通家庭更好地规划未来,尤其是在当前这一生育促进的关键时期,政策制定者应考虑提供足够的奖励,以确保新生儿父母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水平。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资讯人大老客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口数据表降幅警报生育超出预期出生再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