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数据在精准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薛红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在这方面的具体应用。
薛红伟表示,大数据在此次疫情中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数数、找人和辅助决策。具体来说,通过大数据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任务:
首先,统计检测人数。每轮核酸检测的具体数据,如总检测人数、各地区、街道和社区的检测人数,这些数据帮助指挥部判断是否实现了全员检测。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内,呼和浩特市共有325万余人次接受了核酸检测,接近覆盖所有居民。
其次,跟踪采样、送样和检测过程。面对300多万人口同时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如何高效调度各个环节成为关键。为此,呼和浩特市启动了统一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反馈和每日多个时间节点的数据分析,优化了整个采样、送样和检测流程,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率。
再次,识别未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大数据帮助确定哪些人尚未接受检测,为后续的“敲门行动”提供依据。此次疫情中,指挥部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持各个工作组迅速行动,精确找到未检测人员。
最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面对高峰期高达60万人次/小时的采样量,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相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实时监控系统状态,确保其稳定运行。
未来,为了更好地应对常态化防疫需求,呼和浩特市将重点推进两项措施:一是提升基层社会网格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疫情的精准管理与处置;二是正式启用“青城码”。这一新系统整合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等多项信息,简化了公众的扫码流程,提高了通行便利性。用户可以通过已有的“青城警码”账户直接使用“青城码”,或通过微信公众号“爱青城”进行注册。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建议大家提前完成注册,尤其是即将迎来的工作日,许多公共场所将需要出示“青城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