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大数据:从个人犯罪到国家安全,都被它死死拿捏
作者头像
  • 新华社
  • 2022-08-02 17:21:56 6

前言

很多人在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程序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以前搜索过或关注过的某项内容,之后会频繁看到类似的内容;或者当自己脑海中正在思考某个内容时,互联网平台会迅速将其展示出来。因此,有些网友戏称自己被互联网“监控”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互联网技术之一——大数据的功能。

大数据

其实,“无所不能”的大数据比许多人想象的涉及面更广。从个人犯罪到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数据的发展历史

大数据,英文名为“big data”,是一项著名的互联网技术,最初由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出。他们于2008年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当时中国互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概念很快被中国学者接受并广泛应用。其中,中国大数据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是马晓东,他在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参与构建阿里巴巴大数据平台。

阿里巴巴以电商起家,旗下的淘宝平台在2010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尽管淘宝已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但仍面临来自国际电商平台如亚马逊的强大竞争。当时,马云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向公众普及了大数据的概念,以优化淘宝平台的用户体验,增强阿里巴巴电商产业的竞争力。

马云与大数据

马云曾多次提到,未来的时代将是DT(数据科技)时代,而非IT时代。他成功地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对用户行为、消费习惯、日常爱好等进行详尽分析和分类,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大数据技术,阿里巴巴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实现了业务的迅猛增长。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得阿里巴巴的电商霸主地位更加稳固。

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大数据将在社会治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疫情期间推出的健康码和行程卡,就是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疫情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被用于打击个人犯罪,通过分析交易记录等数据来识别可疑行为。这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也为公共安全提供了保障。

安全与隐私

大数据技术在国家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大数据在国家安全保护方面的规定。例如,滴滴因违反相关法律,被处以巨额罚款,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大数据安全的重视。

总结

大数据在公民个人的日常上网、犯罪行为,以及国家的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提高了公共安全水平,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对于大数据,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新华社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拿捏无所不能死死国家安全犯罪数据个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