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交易日持续下跌,虚拟货币为何又暴跌
作者头像
  • 兰丽香
  • 2022-04-25 14:47:21 11

虚拟货币为何再度遭遇重挫?

本报记者 李华林

近期,比特币再次经历了显著的下跌。从1月21日至1月24日,比特币的价格从约4.3万美元一路下滑至3.3万美元,四天内跌幅超过23%,创下自2012年以来最差的年初表现。

除了比特币,其他虚拟货币也未能幸免。以太坊作为市值排名第二的虚拟货币,价格从3200美元一度跌至2200美元,跌幅超过30%。狗狗币和SHIB等其他虚拟货币也出现了大幅下跌。虚拟货币市场的整体交易额大幅缩水,市场情绪低迷,“比特币崩盘”和“币圈寒冬”的说法不绝于耳。

事实上,这轮下跌趋势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自2021年11月初比特币达到6.9万美元的历史高点之后,价格一路下滑。目前,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跌去了一半,虚拟货币的总市值也从2.9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降至1.9万亿美元左右。

市场分析师认为,这次虚拟货币的暴跌是由多种负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美联储加速加息以及全球多个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导致风险资产普遍承压。此外,虚拟货币市场与美股的相关性日益增强,美股的下跌也加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疲软态势。另一方面,尽管虚拟货币市场表现不佳,但NFT市场却异常活跃。一些机构试图将投资者手中的资产转换成NFT,其中不乏有项目方通过NFT发售套现离场,增加了市场的抛压。

全球范围内,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俄罗斯央行提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和挖矿,禁止金融机构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金融工具。欧盟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呼吁禁止比特币挖矿。英国、西班牙和新加坡的监管机构均表示将加强对虚拟资产的管控。

在中国,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央行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禁止金融机构从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关闭境内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并加大对“挖矿”活动的查处力度。多重利空消息的叠加,导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持续下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的周茂华指出,由于虚拟货币缺乏实际价值支撑和广泛应用场景,其价格极易受到市场消息的影响。

回顾比特币的历史,暴涨暴跌是其常态。监管政策的变动、投资者情绪的波动,甚至是某些名人的言论,都可能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例如,在2017年12月,比特币价格曾达到1.9万美元的高峰,随后一路下跌,最低时接近3000美元,一年内跌幅超过80%。去年1月11日,比特币价格从近4万美元跌至3万美元,单日跌幅近20%,超过20万名投资者爆仓。

周茂华表示,虚拟货币的高波动性使其成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在中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监管部门早已明确表态,投资者应警惕潜在风险。未来,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监管信息,破解虚拟货币跨境监管难题,将是防范虚拟货币市场风险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进一步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推广。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兰丽香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交易日暴跌下跌货币持续为何虚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