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尖端技术创新都依赖于图像识别技术。近年来,智能手机中的面部识别、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模式以及各种成像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技术都依赖于能够理解前方物体的解决方案,因此常被称为“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使设备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做出准确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及支持它的深度学习技术。对于那些没有高级工程背景但对图像识别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文将提供一个易于理解的解释。
图像识别领域的许多现代进展都依赖于深度学习技术,这是一种高级的机器学习形式,也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突破。传统的机器学习接收数据,通过算法进行处理,然后做出预测;这让人感觉计算机似乎在“思考”并得出结论。然而,深度学习的独特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能够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对于图像识别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系统需要能够区分路标和行人等不同的对象。深度学习技术的核心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通过相互关联的算法工作,每个算法都依赖于周围算法的结果。这种机制模拟了人类的逻辑推理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
当我们看到某个物体时,大脑会通过标记、预测和识别特定模式来理解它。类似地,计算机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图像信息,只不过它使用数字来完成这一过程。在人类通过视觉感知识别模式的地方,CNN通过将图像分解成数字来实现。
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相当复杂,但其关键在于“卷积”,即两个函数的组合产生第三个函数。通过这种方式,神经网络整合多组信息,将它们汇总以形成图像的精确表示。汇总之后,图像被描述为大量数据,神经网络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如解锁手机。
如果预测准确,神经网络将通过不断训练而变得更为精准。就像人类一样,计算机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正确分类现实世界中的对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在创建数据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数据集是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基础,它让模型通过数据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图像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形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据集的构建。其中,ImageNet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它是早期广泛应用的图像数据库之一。
ImageNet项目标记了超过320万张图像,促使研究人员开发出自己的算法模型。这些标记图像构成了AI模型训练的数据集,使模型能够识别复杂程度日益增加的图像,并利用更高级的卷积技术。最终,ImageNet被AlexNet所采用,后者采用了一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为了有效处理海量信息并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计算机需要具备高效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