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的“新宠”与争议
激光雷达,一度被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称为“傻瓜才会使用的工具”,如今却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炙手可热,被视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武器。与特斯拉对激光雷达的不屑态度不同,中国市场将其视为决胜智能驾驶战场的关键。车辆是否配备激光雷达,以及搭载的数量,似乎已成为衡量辅助驾驶能力的重要指标。
智能驾驶的“新宠”
- 2021年:激光雷达的内卷元年 - 这一年不仅见证了激光雷达的量产,更是激光雷达市场激烈竞争的起点。
热门车型与激光雷达
- 沙龙汽车:在广州车展上推出的机甲龙车型,宣称全球首款搭载4个激光雷达,实现全视角覆盖,引发热议。
- 激光雷达普及:包括蔚来ET7、小鹏、威马、智己等品牌的智能电动车,均在2021年底至2022年间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售价普遍在40-50万元区间。
吹捧与批评
- 激光雷达的优势:作为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精确测量周围环境的感知工具,激光雷达具备探测距离长、精度高、反馈数据丰富、对弱光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与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协同工作,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和辅助驾驶性能。
- 激光雷达的技术分类:根据技术路径,激光雷达大致可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三类,各有优劣。
市场竞争与趋势
- 成本与性能:激光雷达的成本与可靠性成为讨论焦点,成本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 特斯拉的挑战者:特斯拉以其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超级计算机和软件创新,成为激光雷达质疑者,坚持采用纯视觉方案,无需依赖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 华为的强势入局:华为推出的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价格极具竞争力,有望加速L4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行业动态与未来展望
- 法雷奥:预计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市场将在2025年后迎来爆发,到2030年,90%的汽车将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 本土企业的崛起:华为、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本土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展现强劲实力,提供“硬件+算法”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市场普及。
结语
激光雷达市场正经历快速变革,技术路线多元化,成本控制成为关键。随着华为等企业持续推动激光雷达成本下探,激光雷达有望从“内卷”走向良性竞争,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未来,激光雷达市场或将见证新的行业巨头诞生,智能驾驶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