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51WORLD在当代MOMΛ蔓兰酒店举办了EC2地球克隆计划的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51VR推出了三款新产品,分别是无人驾驶仿真平台51Sim-One、智慧城市产品51 City One以及面向5G的实时渲染云平台51 Cloud。
除了发布新产品,51VR还首次公布了两项收费计划: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和51World数字地球资产平台,旨在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
51VR创始人兼CEO李熠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5G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升级正在推动产业互联网深入传统行业和企业。无人驾驶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传统的汽车仿真已无法满足新的信息化需求,汽车仿真正从机械时代迈向数字时代。在中美竞争和技术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科技自主原创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51VR推出了三大新品,以促进无人驾驶仿真、智慧城市管理和5G大规模应用领域的转型。
第一款新品
51Sim-One无人驾驶仿真平台
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算法测试、传感器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这些问题无法通过传统的车辆动力学仿真和运动学仿真来解决。因此,51VR研发了51Sim-One无人驾驶仿真平台。
51Sim-One基于多年的图形学积累,在一年的时间里专注研究和开发,已经在L3至L4级别的无人驾驶仿真训练和测试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该平台具备四大特点:
快速的动态场景构建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场景数据编辑和自动化转换工具,51Sim-One能够快速将实体场景转化为高拟真的虚拟场景,也可以根据测试需求构建全新的虚拟场景,极大地提高了自动驾驶算法的研发效率。
丰富的动态场景编辑能力:平台集成了多种动态案例数据库,并通过智能体行为模型工具,实现差异化动态场景的快速搭建,为无人驾驶提供全面的动态测试环境。
一体化集成:51Sim-One平台集成了静态场景还原、动态案例仿真、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等功能,能够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平台还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多平台兼容:51Sim-One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和操作系统平台,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减少了二次开发的成本。
此外,51Sim-One还通过还原中国特有的道路环境和交通特点,提供了更加贴近现实路况的宏观和微观动态交通场景,更好地满足了车企在中国道路上进行安全测试的需求。
据李熠介绍,为了确保算法的安全性,需要完成1000亿公里的测试。如果使用实际道路测试,即使100辆车每天不间断地行驶8小时,也需要6849年才能完成。然而,利用51Sim-One平台,通过分布式计算和加速计算,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同样的测试任务。这表明51VR的无人驾驶仿真平台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第二款新品
51City-One智慧城市平台
51VR在EC2上发布了第二款新产品——智慧城市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基于51VR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2000多个项目和超过120万个数字资产,并配备了三大自主研发工具链:自动UV展开工具、模型简化工具和过程生成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51City-One平台在三个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熠表示,51VR所积累的海量素材资源和底层技术将帮助城市决策系统实现跨越时代的升级。
第三款新品
51Cloud针对5G的实时云渲染平台
随着5G技术的迅速普及,51VR率先推出了51Cloud实时云渲染平台,加速5G应用的落地。借助51Cloud的边缘计算能力,即使是低配置设备也能享受到高清画质和流畅的渲染体验。
51Cloud已入驻华为展厅,并计划在2019年全平台部署,利用边缘计算技术覆盖51Sim-One和51City-One的全产品链,大幅提升终端体验和服务效率。
在此次发布会上,51VR还宣布了两个新平台的开放计划: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和51World数字地球资产平台,这两个平台将首次免费提供来自51VR的底层技术支持,助力行业科技创新。
此次发布会吸引了超过500名嘉宾,其中包括知名车企、顶尖高校和科技媒体的代表,他们就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51VR还与广汽研究院达成了深度合作,涉及自动驾驶仿真和虚拟体验等领域。此外,51World联合全球合作伙伴正式启动了地球克隆计划2,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自2015年成立以来,51VR保持了每年超过400%的增长速度,目前已服务超过500家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客户。公司的团队规模已达300多人,其中65%以上的员工拥有计算机图形学、机器视觉及深度学习等相关背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上海、成都、硅谷和法兰克福等地。
截至目前,51VR已进入国内外124个城市和地区,完成了国内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全覆盖。2017年,51VR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在2018年实现了超过亿元的营业收入。未来,51VR将继续快速发展,推动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