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底的到来,全国各地对于自动驾驶的支持热情不断升温。天津、常州、长沙等地纷纷向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发放路测牌照,广东、武汉等地则相继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为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铺平道路。那么,真正的无人驾驶车辆何时才能广泛普及?
自动驾驶被视为一场“通关赛”,目前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兴互联网车企主要关注的是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度自动驾驶(L4级)和完全自动驾驶(L5级)。通俗来说,L4级和L5级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人驾驶。
道路测试是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和商业运营的关键步骤。蔚来汽车副总裁黄晨东指出,要让自动驾驶车辆在各种交通状况和应用场景中安全、可靠地运行,路测是积累测试数据、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的重要手段。
“路测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车辆必须先在封闭道路上测试,通过后再进入开放道路测试。只有经过大量交通环境的模拟和实际测试,无人驾驶才能真正普及。”黄晨东解释道。
相比封闭道路测试,开放道路测试更为关键。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副总经理项党认为,开放道路测试能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只有积累了足够的数据和丰富的测试场景,汽车才能变得更加智能,事故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开辟了专门的开放测试路段,业内希望各地能进一步扩大开放道路测试的范围和复杂度。
据了解,目前通过第一阶段封闭道路测试的企业较多,包括上汽、蔚来、滴滴、百度、北汽、宝马等多家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然而,通过第二阶段开放道路测试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小马智行首席运营官胡闻指出,中国允许开放道路测试的时间相对较晚,从2018年3月上海发放首批自动驾驶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至今,时间不足一年,车企积累的路测里程仍有待大幅提升。此外,虽然各地已陆续允许车企进行开放道路测试,但测试场景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在特殊天气和环境下积累的数据不足。“目前一些城市仍然禁止在雨雪天气或夜间进行测试,高速公路和市中心的测试尚未放开。”
因此,现阶段走在开放道路测试前列的企业大多在特定区域内运营自动驾驶车辆,旨在为未来的规模化市场运营积累经验。
例如,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区组建了自动驾驶车队,目前已完成了数月的路测,不久有望正式上路。百度与盼达用车合作推出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在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内定向试运营;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小袋”可在商场等特定区域内送外卖,有望将每单成本从6-8元降至约4元。
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最具潜力的人工智能产业之一。据《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预测,2018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893亿元,年增长率达31.1%。
从限定区域到全面普及,自动驾驶汽车究竟还要多久才能随处可见?项党表示,无人驾驶的普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核心技术的进步、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信号系统的改进以及5G通信的普及。只有各环节齐头并进,自动驾驶的应用才能加速落地。
“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多样,包括单车智能、车联网和区域智能联网等。”业内人士认为,全面普及的日子或许比预想的更近。据了解,目前一些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已在单车智能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软硬件研发,预计无人驾驶的全面普及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