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宣布与奥迪联合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测试:全国首例高速公路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测试。这一成就标志着华为在汽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华为并未制造整车,而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汽车进行改造。在此次测试中,华为研发团队在延崇高速公路上进行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展示。L4级别的自动驾驶意味着车辆能够自主识别交通标志,无需驾驶员干预,完全实现自动化驾驶。
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传感器、雷达、图像处理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使得车辆可以独立完成所有操作,不再需要人工介入。这意味着,奥迪负责制造汽车,而华为则为其配备了高性能芯片,并接入了云计算和高速网络,从而使汽车具备了智能化功能。
事实上,在此次测试之前,华为的AI技术就已经应用于奥迪Q7,实现了城市环境下的自动驾驶。Q7可以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中实现全程自动驾驶,包括拥堵路况、交通信号识别、行人识别和自动泊车等功能。
为什么选择延崇高速公路作为测试地点呢?因为延崇高速是中国智慧高速试点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车路协同技术的基础平台。车路协同是指利用先进的5G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不仅需要给汽车装上“大脑”,还需要让道路变得更“聪明”。当我们在驾车时,道路会向汽车传递周围环境的信息,汽车也会向道路反馈其行驶状况。
百度早在2016年就开始全面布局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2018年底,百度宣布将开源Apollo车路协同方案。截至目前,百度Apollo已经与19家车企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合作,小度车载OS也已搭载于12款上市车型上。
2018年7月,百度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并在100天内成功下线100台。截至现在,“阿波龙”已经安全运行超过1万公里,接待乘客超过1万人次,且未发生任何事故。
同年9月,阿里巴巴AliOS宣布与英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未来,他们将致力于建设智能交通网络,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通体系。
目前,阿里云已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达成战略合作,杭州至绍兴全长161公里的杭绍高速成为阿里智慧公路的第一块试验田,这也将成为中国另一条智慧高速公路。
我们应该看到,华为的无人驾驶测试只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相关技术。
早在2016年,百度就开始全面布局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并在2018年底宣布将开源Apollo车路协同方案。截止目前,百度Apollo已与19家车企在车联网领域达成合作,小度车载OS也已搭载于12款上市车型上。
2018年7月,百度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并在100天内成功下线100台。截至现在,“阿波龙”已经安全运行超过1万公里,接待乘客超过1万人次,且未发生任何事故。
2018年9月,阿里巴巴AliOS宣布与英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未来,他们将致力于建设智能交通网络,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通体系。
目前,阿里云已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达成战略合作,杭州至绍兴全长161公里的杭绍高速成为阿里智慧公路的第一块试验田,这也将成为中国另一条智慧高速公路。
华为与奥迪的合作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尽管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但中国企业和科技人员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显著成就。正如历史上多次证明的那样,封锁和限制只会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促使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技术的加入,中国有望在全球无人驾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