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报道: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了“2019十大科技趋势”,涵盖智能城市、AI芯片、机器学习、5G应用、自动驾驶、生物识别技术、区块链、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智能革命”将成为2019年的关键词,其中AI芯片和机器智能将继续成为未来一年的热点。
信息革命和移动互联网革命还未结束,智能革命如同一头巨象闯入人们的生活,震撼了整个世界。任何先进的科技,初看似乎像是魔法,但魔法的背后是对规律和趋势的洞察。今天,达摩院发布了2019年的十大科技趋势。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发展,让未来的脉搏清晰可见。
城市实时仿真将成为可能,智能城市的建设即将实现。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将汇集到大数据平台,计算能力和算法的进步将推动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和其他结构化数据的实时融合。这将使得城市实时仿真成为可能,城市部分智能化将升级为全面智能化。未来,将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城市大脑技术及其应用的研发中,实体城市之上将诞生全时空感知、全要素联动、全周期迭代的智能城市,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效率。预计在未来的一年里,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城市大脑。
特定领域的语音AI将通过图灵测试。 随着端云一体语音交互模块的标准化和成本降低,会说话的公共设施将越来越多。未来,每一个空间至少会有一个可以进行语音交互的接口。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上的实时语音生成与真实语音几乎无法区分,甚至在某些特定对话中通过图灵测试。针对这一领域的规范和法律将逐步建立,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AI通用芯片将挑战GPU的主导地位。 当前,在数据中心的AI训练场景中,计算和存储之间的数据传输已经成为瓶颈。基于3D堆叠存储技术的新一代AI芯片架构已经成为趋势。AI芯片对数据带宽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3D堆叠存储芯片在AI训练芯片中的广泛应用。类脑计算芯片也在寻找更合适的应用场景,推动其发展。在数据中心的训练场景中,AI通用芯片将挑战GPU的主导地位。真正能够充分展示特定领域优势的AI芯片架构将在许多边缘场景中得到体现。
超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系统将赋予机器常识。 单纯的深度学习已经成熟,结合了深度学习的图神经网络将端到端学习与归纳推理相结合,有望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关系推理和可解释性等。强大的图神经网络将类似于由神经元组成的网络,机器将具备常识,拥有理解和认知的能力。
计算体系结构将被重构。 无论是在数据中心还是边缘计算场景中,计算体系结构都将被重构。未来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不仅要满足人工智能对高吞吐量计算能力的需求,还要满足物联网场景对低功耗的需求。基于FPGA、GPU、ASIC等计算芯片的异构计算架构,以及新型存储器件的出现,已经为传统计算架构的演进拉开了序幕。从以CPU为核心的通用计算转向应用驱动和技术驱动带来的特定领域体系结构的颠覆性变化,将加速人工智能乃至量子计算黄金时代的到来。
5G网络将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大幅提升移动宽带的速度,提供比4G快近百倍的峰值速率,促进基于4K/8K超高清视频、AR/VR等沉浸式交互模式的逐渐成熟。连接能力将增强到数十亿级别,带来海量的机器类通信及连接的深度融合。网络将向云化、软件化演进,网络可以切分为多个独立的虚拟子网络,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专属的虚拟网络。加上高可靠、低延迟、大容量的网络能力,将使车路协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获得全新的技术赋能。
根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5G将直接拉动的GDP将达到3.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5G将间接拉动GDP增长超过4190亿元;到2025年,间接拉动的GDP将达到2.1万亿元;到2030年,间接拉动的GDP将增长到3.6万亿元。十年间,5G间接拉动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
数字身份将成为第二张身份证。 生物识别技术正逐渐成熟并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随着3D传感器的快速普及和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每个设备都能更聪明地“看”和“听”。生物识别和活体技术也将重塑身份识别和认证,数字身份将成为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从手机解锁、小区门禁到餐厅就餐、超市结账,再到高铁进站、机场安检以及医院就诊,“靠脸走天下”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自动驾驶进入稳定发展期。 单纯依靠“单车智能”的方式革新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进入了寒冬。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无人驾驶的到来。在未来2-3年内,以物流、运输等限定场景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将迎来新的进展,例如固定线路公交、无人配送、园区微循环等商用场景将迅速落地。
目前,无人驾驶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研发的热门方向,国内外多个城市、企业已陆续开展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21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0.3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100万辆。
国内无人驾驶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未来蓝图中已规划了多个适用领域,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区块链回归理性,商业化应用加速。 在各行业数字化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将支撑链下世界和链上数据的可信映射,区块链技术将促进可信数据在流转路径上的重组和优化,从而提高流转和协同的效率。在跨境汇款、供应链金融、电子票据和司法存证等众多场景中,区块链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链接”价值的显现,分层架构和跨链互联将成为区块链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基础。区块链领域将从过度狂热和过度悲观回归理性,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加速发展。 各国政府将倾向于出台更加严格的数据安全政策法规,企业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将投入更多精力。未来几年,黑客和黑产攻击不会停止,但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将得到加强。跨系统的数据追踪溯源相关技术,如水印技术、数据资产保护技术以及面向强对抗的高级反爬虫技术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以上信息来自中商情报网发布的报告。中商情报网还提供了5G产业大数据、5G产业规划策划、5G产业园策划规划、5G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