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智能小程序,能否将迎来行业的下一个红利?
作者头像
  • 刘凯悦
  • 2019-01-12 20:15:57 0

无人驾驶技术与智能小程序的融合,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还为未来市场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近这段时间,一年一度的CES吸引了众多科技媒体的关注。然而,天浩今天想重点讨论的是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原因很简单,百度在CES上发布的Apollo 3.5版本已经全面接入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态系统,目前已有80余款智能小程序被支持。

这意味着,无人驾驶不仅将成为现实,乘客在无人车内畅玩小程序的设想也将逐步实现。无需担心驾驶问题,还可以享受各种娱乐活动。这种结合对各方来说都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无人驾驶与智能小程序的三大变革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深入人心,小程序也广为人知,但在无人车上使用小程序则充满新奇感。过去我们认为车联网是自动驾驶的“眼睛”和“耳朵”,现在加入小程序的车联网将变成人与网络连接的信息中枢。

对于无人驾驶何时真正普及,只要看看全球科技巨头的进展就能相信这一时刻已经不远。那么,无人驾驶与智能小程序结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天浩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个变化:智能小程序扩展无人驾驶的应用边界

以往我们对无人驾驶的理解主要是自动控制车辆,使传统司机部分或完全不干预驾驶,但其他方面的应用一直较少。智能小程序的引入将极大地扩展无人驾驶系统的应用场景,其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出行。

Apollo 3.5智能小程序功能模块包括“车后服务”、“资讯”、“休闲游戏”、“视频”、“购物”、“亲子”、“旅游”、“工具”等八大类80余款小程序,极大地丰富了车联网的应用领域。例如,宝宝巴士、小红书、携程旅行、e代驾、汽车之家、航旅纵横、实时汇率、美图秀秀等小程序几乎覆盖了我们常用的应用和服务,使人车交互不再局限于行驶过程。

第二个变化:无人车成为人与世界连接的信息中枢

植入小程序模块后,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唤醒“资讯”、“视频”和“休闲游戏”类小程序,满足娱乐需求。也可以通过语音唤醒“旅游”和“购物”类小程序,进行酒店预订或购物。

设想未来某一天,人们可以直接在无人车上点外卖、订电影票、预约汽车保养、购买保险、支付停车费等操作。汽车将不再仅仅是出行工具,而是真正的移动信息中枢,连接起丰富多彩的世界。

第三个变化:智能小程序让更多的企业和行业融入车联网

在CES大会和其他科技盛会中,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少数巨头才能涉足的前沿领域。除了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型企业,一般的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企业很难参与其中。然而,Apollo 3.5上线的这一功能模块,无疑为更多企业进入无人车产业提供了重要入口。

智能小程序与车联网的结合,不仅限于无人汽车,未来的车联网汽车都将具备这些功能。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与智能小程序的结合将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哪些行业将迎来新机遇?

相较于美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5亿辆,可以说家家有车的时代即将来临。据IHS Markit预测,到2022年,中国54%、美国87%、加拿大89%、德国91%、英国92%的新车将实现联网,全球超过一半的车辆将连接到互联网。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源特性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车联网平台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这一趋势将释放巨大的新机遇,为大量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天浩的研究总结,无人驾驶与智能小程序的结合将为以下领域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第一类:汽车服务类

在手机上,汽车服务类App一直属于小众应用,但在车联网世界里,汽车服务类小程序将成为车车必备的主流应用。例如,油价查询、e代驾、优信二手车、车点点、弹个车、汽车之家等小程序涵盖了汽车服务的全链条,将成为车联网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类型。

第二类:休闲娱乐类

在出行过程中,听听音乐、堵车或短暂休息时看看视频、上车后下车前玩几把小游戏,智能小程序与车联网的结合将丰富我们的车生活,汽车不再是单纯的出行工具,也能成为短暂休息的空间之一。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的无人驾驶时代,汽车将成为移动的影音中心,这将进一步推动休闲娱乐类小程序的发展。

第三类:旅游类

酒店新零售的火爆证明了场景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汽车作为出行的载体,用车场景容易让人联想到旅游。以往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一个玩笑,车联网的普及将让非计划性的短途旅游爆发。旅游类小程序作为连接工具,也将迎来自己的红利期。

第四类:内容类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内容类会成为车联网的红利领域。作为AI技术积累深厚的技术型互联网公司,百度智能小程序为开发者提供了包括语音、文字、图像和人脸识别等在内的110多项AI能力。文字内容可以以语音的形式播放出来,而且经过多代优化,现在的语音“读报”已经非常自然。在百度App和百度新闻App上,这已经不是新鲜功能。

有了百度AI的支持,车主可以用语音自由地“指挥”车联网中的内容小程序播放自己想听的内容。

更进一步想象,手机上的百度App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习惯和阅读习惯推荐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百度AI是否会探索出车联网场景下的内容推荐机制?用户一边开车一边听AI为自己朗读新闻?这些变化都可能为内容类小程序在车联网上的爆发带来积极影响。

当然,无人驾驶与智能小程序带来的商业机遇不仅限于上述领域。80余款智能小程序只是首批上线,未来Apollo还将不断增加支持的小程序名单,我们将看到更多熟悉的小程序应用在Apollo平台上。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北京市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为56分钟,上海市为54分钟,仅上下班在汽车(包括私家车、公交车)内的时间就接近两小时。

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在汽车中的时间不断增加,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在巨大的需求下迅速迭代,人们对车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智能小程序进入车生活的大背景。

CES上Apollo 3.5上线智能小程序之所以引起业界关注,正是因为它将智能小程序落地到车载场景,关系到每个车主的车生活质量和体验。尽管实际体验还需亲身体验才能感受,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小程序带来的车生活变革可谓恰逢其时。

本文由@师天浩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凯悦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红利迎来驾驶无人能否智能程序行业一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