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看好无人驾驶这一长期发展的方向。从十年的视角来看,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潜力的机会之一。在2017年的IT领袖峰会上,创新工场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开复提到,“电动汽车+无人驾驶+共享经济”的模式将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甚至可能更大。
李开复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将在工业自动化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有望达到顶尖水平。而当传感器技术足够成熟时,它将推动各类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进步。
然而,他也承认,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道路将充满挑战。“目前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公司如谷歌,其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里程也只有500万公里。要完成这样的测试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重大问题在于数据积累。我们需要运行1亿公里才能确保不会有人受伤,即使如此,统计数据也可能不够充分。哪些公司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财务压力?”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李开复仍然对无人驾驶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当前并不一定非要依赖普通轿车来实现无人驾驶。例如,可以开发适用于景区、垃圾清运以及清扫街道的小型低速车辆。这些车辆的速度较低,因此不太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且道路相对简单,无需处理许多复杂的交通状况。此外,在停车场和高速公路等特定场景下,无人驾驶车辆的应用将更为容易。
基于这些观点,李开复还分享了创新工场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策略。对于那些能够在低速场景下验证技术和收集数据的企业,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驭势科技。而在技术方面,如果有模拟环境、高精度地图和三维重建技术的支持,可以创建虚拟环境,从而大幅降低安全验证过程的成本,因此投资了Momenta。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