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都说无人驾驶的将来要看中国?
作者头像
  • 王京
  • 2019-01-16 07:09:08 1

如果你在CES的自动驾驶展区多停留一会儿,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这里的主要参与者只有两类,即中国的自动驾驶企业和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尽管CES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各展其能的展会,但实际上竞争依然激烈,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在这一区域,大约有31家展商聚集于此,展示各自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成果。这些展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动驾驶的未来将在哪里实现,是中国还是美国?

CES上截然不同的Apollo和Waymo

1月8日,在拉斯维加斯的CES主会场上,百度的展台前挤满了参观者,空间显得十分拥挤。百度总裁张亚勤登台发布Apollo 3.5的新版本,并宣布了与威马等公司的多项战略合作。

而在不远处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展台上,一辆白色的轿车格外引人注目。车身上喷涂着Waymo的标志。尽管Waymo并未设立独立展台,但它仍然展示了产品,并派高管参与了至少两场公开论坛。Waymo的CEO John Krafcik也来到现场,参加了行业晚宴。

这两家公司分别代表了中美乃至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者。虽然现场没有直接的互动,但双方的竞争始终存在。

一位曾在百度硅谷实验室工作的工程师曾坦言,Waymo在技术上无疑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公司没有机会。

在菲亚特展台的Waymo车旁,一名Waymo员工拒绝了采访请求,仅表示他们也在关注Apollo的动态。与其他展台的积极态度不同,这名Waymo员工似乎主要负责保护这辆昂贵的汽车。

幸运的是,其他参展的上下游厂商愿意与硅星人分享他们的看法。经过采访十余名从业者,硅星人发现一个看似意外的结论:无人驾驶行业的“大规模落地”很可能率先在中国实现。

“没有地理围栏限制的自动驾驶无法实现”

中美哪个国家会率先实现无人驾驶?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关键观点:一是业界已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发展形成共识;二是无人驾驶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多位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工程师认为,关于自动驾驶的地域性问题,业内已经普遍认同L4级别的落地是短期目标。L4级别是指在限定区域内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而L5则是指在全球任何环境下都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Waymo的CEO Krafcik在CES期间的一次活动中明确表示,全面的无人驾驶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加上地理围栏的限制。因此,L4成为大多数公司的短期目标。这意味着某一地区或国家可能会率先实现这样的未来。

此外,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差异也会对自动驾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会更早实现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

技术革命在现实中变成了中美两国在实际应用上的较量。多数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最终的胜利者很可能是中国。

首先,尽管Waymo在技术上具有先发优势,但百度正在迅速缩小差距。在今年的CES上,百度发布了Apollo 3.5,并引入了V2X系统,这使得Apollo平台可以在更复杂的路况下运行。

Apollo平台的研发负责人王京傲表示:“我们现在不仅覆盖了郊区道路,还扩展到更狭窄的城市街道。”Apollo还推出了企业版,旨在加速实现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

除了Apollo平台,近年来中国在自动驾驶相关的智能芯片、传感器等领域也涌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企业。

一位来自长城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专家表示,开源策略将国内的无人驾驶初创企业联合起来,类似于安卓系统的作用,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雄安新区已成为许多无人驾驶企业的试验田,这些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王京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国驾驶将来无人他们为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