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驾驶汽车普及之前,车联网都是扯淡
作者头像
  • 李雪健
  • 2019-01-17 19:54:22 10

近年来,汽车市场的变化显而易见。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繁荣之后,市场逐渐饱和,销量下滑,最终进入了波动期。这种现象并非汽车行业独有,电脑、手机等行业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起伏。在这一背景下,汽车厂商们寄希望于“车联网”技术,希望通过这一新兴领域重新激活市场。

现阶段“车联网”的实际价值何在?

“车联网”不仅与车辆相关,更与网络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互联网巨头和网络运营商的关注。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车联网”是否真的具有商业前景,仍存疑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车联网”到底是什么。从技术角度来讲,“车联网”是一种集成了先进传感、网络和计算等多种技术,旨在实现车辆内外数据高效交换,提升行车安全和效率的技术。然而,现阶段市面上的“车联网”产品大多局限于导航、天气查询和路况信息等功能,这些功能本质上只是将现有功能进行了电子化,并未对汽车本身产生实质性改变。

例如,某些车联网系统提供了语音交互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车载设备查询天气或道路情况。然而,这些功能并未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一方面,用户认为这些功能缺乏创新,手机等其他设备已经足够便捷;另一方面,用户并不频繁使用这些功能,因为它们并不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

其次,考虑“车联网”是为谁设计的问题。如果车联网主要服务于乘客,那么它理应更加注重娱乐功能,如车载游戏等。然而,当前大多数车联网系统更多关注于导航和通信功能,娱乐化并未成为主流趋势。如果车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驾驶员的需求,那么导航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车联网系统的导航功能在便捷性和实用性上仍不及手机导航软件。

再次,我们来看看“车联网”是如何使用的。尽管许多车联网系统都在推广语音交互,但这一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不足,常常导致误操作,影响用户体验。此外,不同地区的方言和口音差异也使得语音交互难以普及。

消费者对“车联网”技术的态度日益审慎,不再轻易被“噱头”吸引。市场反馈显示,通用安吉星和丰田G-book等车联网系统的用户接受度较低,收费项目也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这反映出当前车联网技术的功能和定价策略存在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车联网”技术需要与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无人驾驶汽车作为车联网的重要载体,其技术进步将极大地推动车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车联网将在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服务体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雪健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扯淡联网普及驾驶无人之前汽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