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耕播作业机于25日在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完成现场测试,预计将在今年正式应用于小麦种植。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的张洪程教授表示:“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凝聚了我们近十年的努力,投入超过2000万元,并集结了多学科专家与农业技术人员共同攻关。该设备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将有力推动我国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转型。”
自2008年起,扬州大学的张洪程和张瑞宏教授带领团队,集合了来自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智能控制和软件信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以及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和技术人员,共同研发智能化、无人化的耕播装备。记者在测试现场观察到,这款无人驾驶耕播作业机能够自动调头、转弯和倒退对行,旋耕深度可达22厘米左右,施肥均匀,播种深度和宽度一致。扬州市江都区的高级农艺师季章定表示:“这种智能化高科技农业装备在未来稻麦种植中的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我国稻麦生产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