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精准时空服务平台千寻位置宣布启动“北斗研讨猿”高校开发者支持计划,旨在为中国高校师生提供北斗精准时空技术,激发大学生利用时空智能技术,在未来智能物联网领域开发出更多创新应用和场景。
11月18日至23日,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FSAC)上,来自19所高校的车队获得了价值3600元的一年期千寻知寸(FindCM)服务支持,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辽宁工业大学等。这些团队成为了首批“北斗研讨猿”,计划在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中应用厘米级定位的时空智能技术。
在比赛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车队已经使用了千寻位置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确保无人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持续获得精确的方向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千寻位置提供高精度定位保障的北京理工大学车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车队,分别夺得了大赛的亚军和季军。
此次比赛不仅考验学生的汽车设计和组装能力,还对无人驾驶系统的感应和控制提出了挑战。参赛队伍需要在一年内自主设计并制造一辆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小型赛车。车辆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加车队。
“无人驾驶车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自己的位置、航向、角度和速度。动态比赛的成功与否,定位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北京理工大学无人驾驶车队队长、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董国顺表示。
比赛中,采用千寻位置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卫星和惯性组合导航、激光雷达及摄像头等传感器成为主流的无人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千寻位置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时空智能技术在汽车、城市、消费电子和电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欢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北斗研讨猿”计划。千寻位置希望通过开放自身的技术能力,降低高校师生在物联网领域的开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