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人驾驶汽车的难度堪比登月工程,这一点毋庸置疑。关注我,获取更多关于汽车领域的前沿资讯。
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充满挑战,却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市场规模高达万亿元级别,竞争格局也十分复杂,不仅有独角兽企业,还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竞争者。
因此,像谷歌、Uber、特斯拉和百度这样的巨头早已开始布局。苹果、华为和滴滴等企业也在积极抢占市场。
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领导者,大疆也逐步进军无人驾驶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过程。
大疆无人驾驶的发展历程
一、入局
2015年8月,大疆从特斯拉挖来了Autopilot及高级辅助驾驶工程总监戴伦·里卡多,加入大疆硅谷研发团队,并担任大疆创新全球工程副总裁。然而,戴伦·里卡多仅与大疆合作了一年左右便离开了。据传他离开的原因并非因为大疆提供的条件不足,而是认为大疆的梦想太过宏大,难以实现。
二、技术突破
2017年,媒体曝光了大疆在深圳蛇口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消息。测试车辆是一辆改装过的福特锐界SUV,主要依靠摄像头进行操作,未见激光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这种技术路线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相似。
三、招募人才
彭博社指出,进入无人驾驶领域需要巨额资金、成熟技术和坚定的决心。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短缺。大疆多次表示,目前没有实际的无人驾驶项目,主要是因为技术尚未成熟,缺乏合适的开发人员。大疆的研发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化项目仅占总研发工作的三分之一。
大疆内部的一些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无人驾驶项目的商业化方案,但大疆更倾向于先解决技术问题,然后再考虑商业化。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解释道:“大疆认为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然后给予支持。”
大疆在无人驾驶业务上的人员构成以机器视觉方面的专家为主。尽管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其技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技术积累
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主要体现在机器视觉和自主导航等方面。大疆通过举办RoboMaster大赛,吸引了大量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人才。然而,大疆在薪资待遇方面并不十分慷慨,这导致其在招聘无人驾驶和汽车工程方面的人才时遇到一定困难。
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凭借其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深厚积淀,大疆完全有可能将无人机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无人驾驶领域。大疆希望在无人驾驶领域复制其在无人机领域的辉煌成就。
五、商业化挑战
大疆崇尚苹果的产品理念,致力于研发高质量的产品,而非盲目追求热点。然而,从消费级市场转向行业级市场,大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但在无人驾驶领域,这一模式可能难以复制。大疆在行业级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
大疆希望成为一线车企的自动驾驶战略供应商,为OEM提供包括IMU、GPS模块、三维摄像头、5G V2X芯片及激光雷达等关键感知器件以及高精度地图、自研Soc等。2019年初,大疆旗下的Livox全激光雷达上市,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搜索和救援以及高精度测绘等。大疆希望通过激光雷达技术打破僵局。
六、未来展望
尽管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成为“无人驾驶的苹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投资者透露,大疆未来可能会将30%的研发投入用于无人驾驶领域。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大疆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相比之下,飞行汽车领域似乎更具吸引力。2016年底,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投资了飞行汽车公司Kitty Hawk。2017年6月,吉利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花费6亿美金。同年8月,戴姆勒-奔驰领投了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投入2500万欧元。丰田汽车也资助了Cartivator团队的飞行汽车研究。
飞行汽车领域还有空客、Uber等大型企业参与,预计到2025年将推出量产版的飞行汽车。与地面自动驾驶领域相比,飞行汽车领域可能更具发展潜力。
你认为大疆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0人 0%
看好大疆无人驾驶
0人 0%
大疆还是做飞行汽车靠谱
投票
你还可以阅读更多关于汽车和AI前沿技术的文章。关注“泛谈科技”,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