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无人驾驶智能客车迅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发展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与此同时,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乃至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企业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5G等先进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自动驾驶客车领域。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到2025年,中国将掌握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能,建立起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和产业群,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这表明,汽车行业转型的关键在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作为客车行业的年度盛事,2019年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上,“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化技术”在城市客车上的创新应用成为了展示的重点之一。这充分说明各大车企已经达成共识,认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化技术”将是未来客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目前,许多客车企业开发的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化技术已经成为常态。一些车型甚至配备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无需人工干预。以电动化、电子化和智能化为基础的无人驾驶公交客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设计理念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公交客车概念。
基于行业现状,由中国客车网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联合举办的第14届影响中国客车行业年度总结盘点调查评选活动,旨在通过不同角度的评选传播最具影响力的事情、最有价值的技术和最具前瞻性的产品。活动特别设立了2019年度“无人驾驶客车示范之星”奖项,将通过读者投票和组委会综合评定,选出中国无人驾驶客车的领跑者和产品创新者。
以下是部分候选车型:
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武汉市交通运输部门颁发了全球首张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这意味着安凯无人驾驶巴士正式“持证上岗”,标志着安凯在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安凯无人驾驶客车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GPS天线等,形成了七道安全防线,能够全方位监控行驶环境,实现精准控制。
2019年4月,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发布了L4级量产无人驾驶巴士Pro-Blue“深蓝”。该车采用了海格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控制器和底盘线控等核心技术,展示了中国商用车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Pro-Blue“深蓝”在智能应用方面具备多项先进功能,包括远程控制空调、乘客门、无线充电和电子驻车等。此外,该车的无人驾驶系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前不久的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上,金龙客车的阿波龙首次亮相便成为全场焦点。经过一年的商业化运营和迭代升级,阿波龙二代问世,具备更复杂的自动驾驶能力,并获得了世界客车博览会颁发的创新标签奖。相较于初代,阿波龙二代搭载了HW3.1自动驾驶系统,配备高性能Intel E5处理器和更高的电池容量,提升了续航能力和性能表现。
宇通客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创造了多个里程碑式成果。L4级自动驾驶巴士“小宇”是宇通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具备智能交互、自主巡航、换道、避障、超车、会车、跟车、进站等高级功能。该车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亮相,随后在智慧岛进行了试运营,累计运营超过14611公里,接待乘客超过10000人次。
“星斗”微循环城市客车是金旅与英国知名设计公司DCA合作设计的产品,兼具商用车的功能性和乘用车的灵动性。内饰采用轿车化设计,配备电动塞拉门、32寸液晶一体机和大面积侧窗等人性化配置。星斗无人驾驶车型集成了星斗车型平台和金旅SMARTPILOT第二代自动驾驶平台,具备实时规划路线、感知避障、跟车超车、站点停靠、自动泊车等多项自动驾驶功能,成为L4级别智能驾驶客车的代表。
开沃“蓝鲸号”是由开沃汽车自主研发的L4级别无人驾驶观光车,适用于封闭场景下的通勤和观光需求。该车可载14人,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为160公里,具有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开沃汽车还开发了基于5G的远程驾驶平台,利用5G技术的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蓝鲸号”的安全性。
2019年10月,中车电动推出了全新的智能驾驶客车——“智巴客”。该车在第三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亮相,并获得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相比前一代产品,“智巴客”在感知和融合算法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能够更准确地识别障碍物及其位置和速度信息。V2X技术的应用使车辆能够实时感知前方路况,提前做出决策,从而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中国各家车企的无人驾驶客车各有特色,究竟谁能在这次评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