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在中国穿街走巷见证“将来已来”
作者头像
  • hz0000
  • 2019-12-02 19:11:29 3

在湖南省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周边的街区,无人驾驶汽车正逐渐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这些车辆能够自动避让行人、变换车道、保持安全距离,并应对复杂的交通情况。这些过去需要人工谨慎驾驶的操作,如今已被无人驾驶汽车“RoboTaxi”轻松实现。

许多市民对这些无人驾驶汽车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驻足观看甚至拍照留念。这些车辆由百度阿波龙与中国一汽红旗联合研发。负责“RoboTaxi”运营的湖南阿波罗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周磊介绍,今年6月,长沙市政府颁发了45张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9月26日,首批45辆“RoboTaxi”获得批准,在城区135公里的开放道路上试运行。

从封闭场地测试到城市开放道路行驶,这标志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自2018年11月获得中国工信部正式授牌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

尽管“RoboTaxi”的外观与普通SUV无异,但车内却充满了高科技元素:乘客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目的地,汽车会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如起步、加速、减速、避让、绕行、变道、转弯、掉头等。

目前,“RoboTaxi”处于测试阶段,驾驶座上仍配备了一名安全员。28岁的安全员胡碧波表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进行处理。

在行驶中的“RoboTaxi”上,屏幕能够实时显示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即便是细微的动态也能被捕捉到。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一位警官表示,为了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长沙市在测试区域内的38个交叉口安装了智能设备,为汽车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

除了“RoboTaxi”,长沙市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无人驾驶车辆投入使用。例如,湘江集团副总经理、湘江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国富提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自成立以来,已有38家企业86种车型在此完成了1800多次测试,总测试里程超过60000公里。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测试区的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智能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公里时速的自动驾驶。此外,无人遥控矿山卡车已经在矿区投入运行。

目前,长沙市已经有多款无人驾驶车辆投入使用,包括中联环境和酷哇机器人合作推出的无人驾驶环卫车,以及“中车电动”研发的智能驾驶公交车。此外,“行深智能”研发的“超影”物流无人车也在长沙经开区每天运送快递包裹。

在北京、长沙、杭州等城市的示范带动下,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全国各地从实验室和试验场逐步走向城市和开放道路。今年10月11日,河北省沧州市政府向百度颁发了京津冀区域首批30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11月6日,30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驶上了沧州经济开发区的街道,测试道路总长114公里,这是中国首个区级全域自动驾驶可载人测试路网的正式启用。

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不仅限于公路领域,还扩展到了铁路等领域。例如,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磁悬浮列车,还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上进行了测试。此外,无人驾驶的水泥搅拌车、挖掘机、压路机、起重机、谷物收割机和拖拉机等设备也在试验或实际应用中。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朱磊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某些国家刚刚起步或仍在研制样车的现状,已经具备较成熟技术和进入道路测试阶段的中国和美国等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中国在数据积累、产业投入、核心技术、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竞争力较强。

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睿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智能驾驶车辆在排除主观情绪干扰、快速应对复杂路况、多车协同和避免误操作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朱磊和李睿都认为,只要持续探索创新,并逐步解决相关的伦理、观念、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等问题,“无人驾驶”有望在未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hz0000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国见证驾驶将来无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