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在中国穿街走巷见证“将来已来”
作者头像
  • 电子工程世界
  • 2019-12-03 10:42:52 2

在湖南长沙的街头,无人驾驶汽车和试乘人员的身影频繁出现。这些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不仅能够自动避让行人和障碍物,还能完成变道超车、保持安全距离等复杂操作。它们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周边的街区自由穿梭,而这些操作过去都需要驾驶员小心翼翼地完成。

许多市民对此充满好奇,纷纷驻足观看,甚至拍照留念。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是由百度阿波罗与中国一汽红旗联合研发的成果。

湖南阿波罗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周磊表示,今年6月,长沙市政府颁发了45张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9月26日,首批45辆“RoboTaxi”获准在城区135公里的开放道路上试运行。

从封闭场地测试到城市开放道路行驶,这标志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自2018年11月获得中国工信部正式授牌以来的重要突破。

“RoboTaxi”的外观与普通SUV相似,但车内科技感十足。乘客只需点击屏幕选择目的地,汽车就会提示系好安全带,然后自动完成起步、加速、减速、让行、绕行、并线、转弯、掉头等一系列操作。

尽管“RoboTaxi”理论上可以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但在测试阶段,每辆车的驾驶座上都会配备一名安全员。安全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行驶过程中处理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28岁的安全员胡碧波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突发状况。”

在行驶中的“RoboTaxi”屏幕上,可以看到车辆周围大量的实时路况和动态信息,即使是细微的变化也能被准确捕捉。

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一位警官介绍,为了配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长沙市在测试区域的38个路口通过智能网联技术,为汽车提供驾驶行为判断和障碍物分析的信息保障。

除了“RoboTaxi”,长沙还有更多无人驾驶汽车投入使用。湘江集团副总经理、湘江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国富表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自成立以来,已有38家企业进行了86种车型的1800多次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超过60000公里。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测试区的企业之一,目前已实现了智能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公里时速的自动驾驶。无人及远程遥控矿山卡车已经投入实际运营。

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的商务负责人表示,目前在长沙,中联环境和酷哇机器人合作推出的无人驾驶环卫车已经成为橘子洲上的亮丽风景线;“中车电动”研发的智能驾驶公交车已承担起一条长7.8公里的“智慧公交”示范线路的运营;“行深智能”研发的“超影”物流无人车每天在长沙经开区运送快递包裹。

在北京、长沙、杭州等城市的示范带动下,智能驾驶技术正在中国各地从实验室、试验场走向城市和开放道路。例如,河北省沧州市政府于今年10月11日向百度颁发了京津冀区域首批30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11月6日,30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驶上了沧州经济开发区的街头,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14公里。这也是中国首个区级全域自动驾驶可载人测试路网的正式开放。

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公路,还扩展到了铁路等领域。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磁悬浮列车,还成功应用于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此外,无人驾驶的水泥搅拌车、挖掘机、压路机、起重机、谷物收割机、拖拉机等设备也已投入实验性应用或实际运营。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朱磊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一些国家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或正在研发样车,中国和美国等国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并进入道路测试阶段,属于“领跑集团”。其中,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积累、巨大的产业投入、强大的核心技术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竞争力显著。

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睿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智能驾驶车辆在排除主观情绪干扰、快速应对复杂路况、多车协同、防止误操作等方面将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朱磊和李睿一致认为,只要持续探索创新,逐步解决相关的伦理、观念、法律、法规、标准化等问题,“无人驾驶”有望在未来成为日常。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电子工程世界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国见证驾驶将来无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