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4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潍坊成功举办。活动期间,多项无人驾驶技术集中亮相,包括雷沃阿波斯无人驾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播种机以及无人驾驶运粮车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从植保到耕整再到播种环节的全程无人作业,标志着“无人农场”概念正逐步变为现实。
该设备具备基于路径规划的导航和作业功能,能够自动转弯掉头,操作简便且行驶路线直、轨迹偏差小。其高度智能化的设计大幅降低了劳动力需求。
这款无人驾驶拖拉机集成了全球卫星定位、GPS自动导航、电控液压自动转向、作业机具自动升降、油门开度自动调节及紧急遥控熄火等多项自动化功能。这些功能共同作用,使得拖拉机能够在播种、施肥和起垄等作业过程中实现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作业标准,实现了精准农业的目标。
该系统由无人驾驶播种机和无人驾驶卸粮车两部分组成,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自组网络连接。当无人驾驶播种机满载报警时,会自动向无人驾驶卸粮车发送卸粮指令。后者根据无人驾驶播种机的作业路径和卸粮筒长度,智能规划自身行进路线,并通过转向和油门控制来维持与无人驾驶播种机的相对位置,确保横向误差不超过10厘米,纵向误差不超过20厘米。
目前,无人驾驶农机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例如,2018年,江苏省兴化市成功利用十余台无人驾驶农机完成了耕整、打浆、插秧、施肥施药及收割等一系列生产作业,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农机种类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年夏季,雷沃阿波斯自动驾驶农机首次实现了“无人收割”模式,并在扬州广陵区沙头镇通过了现场测试。
然而,要实现无人驾驶农机的大规模推广,除了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解决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尽管如此,随着融合传感、精准导航、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作业领域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劳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国农机装备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