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巡查、消毒……无人驾驶加入“战疫”大军!| 中国汽车报
作者头像
  • 李彦宏粉丝团
  • 2020-02-26 20:02:03 1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持续蔓延的情况下,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员的安全,同时减少人员接触,确保医疗等必要物资的及时配送,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月6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武汉完成了首次智能配送任务,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穿越建设二路路口,顺利将医疗物资送达武汉第九医院。据报道,在疫情爆发后不久,京东物流便开始在武汉地区筹备智能配送工作。为了实现智能配送的常态化,京东物流从各地调集了多台配送机器人运往武汉,京东物流X事业部的工程师们也第一时间赶往武汉,对配送机器人进行地图勘测。京东表示,未来这些配送机器人将为更多武汉的医院提供必要的物资配送服务。此外,对于那些需要隔离但有物资需求的医院和小区,京东物流也将考虑使用配送机器人来进行园区内的物资运输和配送。

实际上,无人配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13年,亚马逊就提出了无人机送货计划。三年后,亚马逊开发的Prime Air送货无人机完成了第一次配送。国内的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先后尝试了无人配送模式。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相继开始了无人配送产品的测试运营;智行者、新石器等公司则推出了配送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力。在实际应用方面,优地科技在深圳NEO大厦和北京华润置地,利用服务机器人送报纸、快递和外卖。然而,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科技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人配送仍处于试运行阶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根据苏宁小店提供的数据,春节期间,北京苏鲜生线上蔬菜和水果的日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0%,苏宁小店菜场的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了245%。原本的线下购物需求被转移到了线上,春节时期的外卖需求反而有所增加。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认为,2003年的“非典”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习惯,间接推动了第三方支付、现代物流乃至团购、外卖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如今,疫情或将推动线下配送模式的变革,例如无人机、无人车和机器人等,从而为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机器人“平平”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疫情爆发后,除了无人配送之外,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也被应用于更多的场景。1月23日,在“全城封闭”的武汉,一批服务于军运会的AIMO无人巡逻警车承担起了疫情巡查的任务;1月31日,由青岛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首台消毒机器人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隔离区成功调试并投入使用。该消毒机器人具备自动驾驶、自主避障、自动喷雾消毒、紫外线消毒和空气净化等功能。此外,包括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和5G测温巡查机器人在内的多种机器人也加入了“战疫大军”。

基于此,工信部前不久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合力抗击疫情”的倡议,呼吁各家企业尽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补疫情管控的技术短板,迅速推进产业生产和应用服务。以需求为导向,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和应用单位、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在疫情发现、预警、防治等方面积极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我们也应该正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技术不完善等问题。避免因此出现盲目行动,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害。正如工信部倡议中所说的那样:“疫情防控急需就是动员令,就是冲锋号。”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向最需要的地方研发和投放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技术保障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彦宏粉丝团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巡查大军中国消毒配送驾驶无人加入汽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