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带领团队赴北京地铁燕房线和大兴新机场线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由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王稼琼及副校长余祖俊陪同。
调研主要关注北京交通大学主导的产学研用项目——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在燕房线和大兴机场线的应用情况。调研组亲身体验了列车从自动唤醒、自动检测、自动出库、自动运行、自动折返到自动回库休眠的全过程,并深入了解了轨道交通领域在全天候全无人自主运行、全程便捷服务、全生命周期智能维护等方面的创新需求。此外,调研组还听取了企业和用户对于新一代智慧轨道交通技术的需求反馈。
2019年9月26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正式投入运营。该线路设计时速为160公里,成为全球最快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一。这条线路全长41公里,全程预计耗时19分钟,采用了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FAO,即无人驾驶系统)。
大兴国际机场线按照互联互通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标准建设,实现了两种不同信号系统在同一轨道上的共线运行,这不仅有助于资源共享,还能有效缓解换乘压力,提升运输能力和运营服务质量。此线路也是国内首条按互联互通标准建设的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为该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高度评价了北京交通大学的研发成果及其应用情况。他指出,北京交通大学作为铁路行业的领军高校,肩负着推动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任。学校需不断创新,引领智慧铁路的新理论发展,形成新一代高铁技术,从而增强我国铁路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雷朝滋还强调,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应注重质量提升,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突破。北京交通大学应把握住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机遇,继续为智慧高铁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持。
未来,北京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探索和引领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努力解决中国铁路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世界铁路技术的进步。学校将在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关注“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