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自动驾驶划分为六个级别,其中对于L4级及以上的驾驶自动化,当系统请求驾驶员接管但未收到回应时,系统具备自动进入最低风险状态的能力。中国已经开放了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促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动驾驶车辆从测试走向试运营直至商业应用。当前,量产的汽车大多配备了L2至L2.5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预计2020年后,车企将逐步引入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无人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消毒、测温和物资配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无人配送已经在写字楼、机场等地进行试点运营,并在疫情期间扩展到了医院、小区和社区。
目前,无人驾驶出租车已进入部分城市的正式运营阶段。百度、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等中国企业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积极展开试运营。例如,百度已于2020年4月在湖南长沙正式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成为改变城市交通格局的重要力量。
货运是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中国的无人驾驶货运车已服务于物流公司,并实现了区域货运物流的商业化落地。城市配送和终端配送正处于测试阶段。由于货运路线相对固定,无人驾驶货运车已经在一些特定道路上实现商用。
根据用途的不同,乘用车可以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即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乘用车。商用车则主要用于运输人员和货物,包括货车、客车、半挂牵引车及其非完整车辆。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如电力)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根据《电动汽车术语》标准,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收集车辆内外环境的数据,利用图像识别、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多种技术手段,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渐进式发展,主要由传统车企主导;另一条是一步到位,主要由科技企业推动。根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2025年,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生产,而到2030年,无人驾驶技术有望实现广泛应用。
以上内容基于原作者的研究成果整理,仅供参考。
作者:头豹研究院 张继靓
更多研究报告请访问【远瞻智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