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一年,人们会更加关注政策变动,以期与自身的规划相融合。
物流行业不仅受到绿通车收费政策的微调,还有一项关于自动驾驶货车的新政策值得关注。12月30日,交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并推动其试点和示范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持自动驾驶货运方面,意见鼓励在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相对封闭的区域以及邮政快递末端配送等场景中,结合实际作业需求,开展自动驾驶货运示范应用。在确保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到位的情况下,逐步推广到公路货运和城市配送等领域,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物流运输服务体系。
这项政策的出台,使“运输无人化”这一概念再度成为焦点。
谈及物流领域的“无人化”,它涵盖了仓储、运输和投递三大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技术创新,仓储无人化作业已经基本实现,但投递的无人化进展有限,主要是因为城市环境复杂等因素。
运输无人化主要指的是仓库到仓库之间的自动化运输,通过使用自动驾驶重型卡车来实现公路运输。尽管普通人对此关注不多,但对于卡车行业而言,自动驾驶卡车曾一度引起热潮。2017年至2018年间,国外的特斯拉、戴姆勒等传统车企和谷歌、Uber等科技公司纷纷投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国内的京东、苏宁、百度、菜鸟和美团等企业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与车企合作,都掀起了无人驾驶的浪潮。
在卡车货运中,除去车辆成本,司机和燃油成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自动驾驶技术旨在降低这两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此外,发展无人驾驶卡车还可以减少事故率,缓解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据统计,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总数的20%,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到总数的30%,其中重、中型货车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货车总死亡人数的70%左右。在美国,虽然卡车的年行驶里程仅占所有车型的5.6%,但事故率却高达9.5%。
另一方面,卡车司机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尽管目前行业存在车多货少的现象,但市场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中物联指出,随着70后卡车司机逐渐退出市场,而90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卡车运输行业的年龄结构逐渐失衡。
北欧地区的大型运输公司丹麦得夫得斯的CEO延斯·比约恩·安德森曾表示,无人驾驶卡车技术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自动驾驶卡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18年,Uber的自动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发生致命事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无人驾驶技术因此蒙上了阴影。此外,技术门槛和技术成熟度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尽管国内的苏宁、京东等企业在物流园区和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卡车的测试,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熟。现阶段,自动驾驶卡车仍处于原型验证阶段,软硬件仍在不断迭代更新中。
政策法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无人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行业创新,需要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商业运作模式、应用场景选择、安全保障措施以及事故责任划分等问题都需要明确的政策法规来支撑。
这些问题使得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遭遇了挑战。近两年,尽管国内头部企业仍在持续研究、测试和尝试,但热度有所下降,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和平稳。
无论如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产物,自动驾驶技术将继续深刻影响运输业的发展。《意见》的发布表明,国家不仅鼓励和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的融合发展。自2020年以来,中央多次部署加快“新基建”,其中自动驾驶作为重要应用场景受到了高度重视。疫情也让人们对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和疫情防控中的非接触式物流需求。
实际上,交通部在过去几年围绕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许多工作。例如,2017年成立了自动驾驶专题工作组;2018年与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制定了《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等。
《意见》发布后,交通部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各地开展试点示范,推动自动驾驶先导应用示范工程,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业务融合度高、可推广的典型项目。同时,鼓励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用户各方加强技术、管理、标准、伦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国际合作。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将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自动驾驶卡车的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篇章。相对于乘用车的完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卡车更容易实现,这也是《意见》鼓励在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等场景开展自动驾驶货运示范应用的原因,因为这些场景不对公众开放,环境可控性强,应用场景单一,落地更容易。
当前,国内各省市和多家物流公司正在大力推进公路港建设,从长远来看,这将促进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为自动驾驶卡车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然而,这对卡车司机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卡车货运市场必然会发生变化,部分卡车司机可能会被取代。在中国,公路卡车运输占据了货物运输总量的70%以上,这意味着卡车行业雇佣了大量劳动力。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68万辆营运货车,从业人员达2100万左右。卡车司机分布广泛,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大量的卡车司机,他们是就业市场的重要力量,未来的职业路径值得关注。
当然,这个问题暂时不需要过多担忧。即使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真正实现并广泛应用,也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人力。卡车运输不仅仅是运输环节,还包括装卸货物等任务。在面对城市复杂交通时,也需要随车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和管理货物。或许,自动驾驶技术只是解放了驾驶员的方向盘,其他环节仍然需要人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