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北京市将继续开通7条轨道交通线路,并且还有许多地铁线路正在建设中。这些新线中的亮点成为了市人大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丁树奎表示,地铁3号线、12号线、17号线以及连接大兴国际机场与市区的19号线,都计划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未来,地铁站和列车上的布局和设施将进一步优化,以提升乘客体验。
“全自动”地铁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将实现“无人驾驶”。丁树奎提到,北京轨道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的燕房线是中国第一条自主开发的全自动化运行线路。此外,大兴机场线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也在调试阶段。
“无人驾驶”通常指的是“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这种系统从列车启动、自检、出库,到按照时刻表上线运营、精准停车、开关车门,甚至入库、清洗和休眠,所有环节都能自动完成。
19号线:商务与通勤客流的双轨设计
19号线预计今年开始试运营,首列车已于近期抵达北京。作为一条连接城区的南北向快速轨道交通线路,19号线经过金融街、中关村等人口密集区域。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与大兴机场线实现对接。未来,北城和金融街周边的商务旅客可以乘坐19号线至草桥站换乘大兴机场线,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丁树奎指出,19号线将吸引大量商务旅客,其中很多人会携带行李。为了使通勤旅客和商务旅客互不干扰,19号线特别设计了两节带有单排座位的车厢。乘客可以把大件行李放在座位旁,从而避免阻碍过道。
“未来,每条轨道交通线路都会根据乘客的具体需求进行细节调整。如果乘客有建议,欢迎随时向我们提出。”丁树奎补充道。
M101线将在城市绿心设站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2年至2027年)将秉持“公交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铁网络和覆盖范围,尤其支持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密城市副中心外围线路。
一系列城市副中心线路即将实施。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M101线将力争开通,同时M102线、M103线和M104线也将启动建设。
丁树奎介绍,在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交通节点上,已为未来的轨道交通预留了车站位置。例如,目前在建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绿心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都将设有轨道交通站点。M101线已经确定将在城市绿心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