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投入运营,核心科技能带动多大的财富效应
作者头像
  • 数字化企业
  • 2021-03-25 11:02:32 1

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深圳已正式投入运营,这类公交车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主行驶,并在遇到交通信号灯和行人时自动刹车,还能在十字路口自动转弯,到达公交站时自动变道停靠。这不仅体现了我们技术的进步,也展示了未来交通的可能性。

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在于多种高性能传感器的应用,包括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GPS天线和激光雷达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帮助车辆识别周围环境并作出相应决策。当前,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主要传感器有图像传感器、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目前最先进的智能汽车配备了17个传感器,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9个。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在无人驾驶汽车中主要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和彩色图像,是车辆的第二大信息来源。这些传感器包括各种类型的相机,如单目相机、双目相机和平面相机。随着无人驾驶汽车需求的增长,摄像头市场也得到了显著发展。据报道,202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的需求量达到4200万个,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国内在这方面领先的公司有格科微电子和韦尔股份。

超声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通过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来计算与障碍物的距离。这种传感器因其成本低、精度高且不受光线条件影响而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泊车系统中。据统计,中国超声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35.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预计到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62亿元。国内的超声波雷达领先企业包括深圳市顺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中最常用的环境感知传感器之一,它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高精度,且受地面干扰较小。然而,它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光线并分析反射光来进行测距,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高精度,适用于道路检测、导航定位和机器人领域。预计未来十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有北斗星通、石头科技、万集科技和中海达等。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利用波长为1至10毫米、频率为30至300吉赫兹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这种雷达能够全天候工作,不受光线、雾霾等天气条件的影响,成为主流选择之一。预计未来五年内,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国内毫米波雷达领先的企业包括中国宝安、越博动力、博通股份、华域汽车、高德红外和雷科防务等。

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正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百度专注于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阿里巴巴则致力于操作系统开发,而腾讯则成立了无人驾驶实验室并投资了特斯拉和蔚来汽车。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高性能传感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未来相关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数字化企业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能带效应驾驶无人运营投入核心财富国内汽车
    下一篇